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8310]高产、优质、抗锈、广适冬小麦品种兰天15号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选育与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根本、经济有效的措施。陇南为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易变区和最重要的越夏菌源基地。为了改变过去锈菌变异速度快、品种抗性保持时间短的局面,1993年起确立了陇南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目标,以遗传多样性为原则,组建以提高生产品种抗条锈基因丰富度、基因布局和多种抗性兼蓄并用为主要内容的基因控制技术体系。据此,大量引进国际有效抗条锈基因载体品种和抗源材料,对我国尚未利用的抗锈基因转育,选育适合于陇南山旱地种植的小麦抗条锈新品种。 利用持久抗性基因是延长品种抗性年限和减轻育种家压力的重要策略之一。持久抗条锈基因Yr18和微效基因的聚合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育种中已成功应用,并育成了一批高抗条锈病小麦品种。国际上还有其它有效持久抗条锈基因未在育种中大量应用,如含成株抗性基因Yr13的德国品种Ibis在清水试验地近20年均表现高抗至免疫。对Yr13进行转育,选育适合西北越夏菌源基地种植的品种,为该区域条锈病持久控制奠定基础。 穗层整齐、叶片小而上举的理想株型有利于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增加单位面积穗数,而多年来甘肃育成的品种大部分叶片宽大且呈披垂型。因此进行株型改良、选育穗整齐度高、旗叶上举、株型紧凑的品种是提高品种产量潜力、增加稳产性的重要措施。 我国西北水资源极度短缺,小麦生育期降水少,产量低而不稳;且生态环境复杂,同一个地区种植多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急需选育水旱兼适、在水地更具增产潜力的高水肥利用效率的小麦品种,既提高品种在西部复杂生态条件下的广适性,又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冬麦北移、西延已成为北方小麦种植的必然趋势,但适合种植的冬小麦品种很少,如青海多年来利用北京的品种,由于生态类型差异大,引进品种多表现适应性不好,丰产性也不理想,而且在晚熟春麦区也存在条锈病的潜在威胁。因此选育既抗病又适应性广的品种,为冬小麦的北移、西延提供相适应的品种符合小麦产业发展的需要。 以陇南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为目标,构建以提高生产品种抗条锈基因丰富度、基因布局和多种抗性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技术体系。以此为出发点,将有效抗条锈基因Yr13的利用作为系统工程中的组成部分。 针对陇南生态条件的特点和小麦生产发展的要求,以选育丰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的旱地冬小麦品种为育种目标。育成品种要求较原主体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抗寒、抗旱、耐瘠,株高中等特点,熟期适中,对条锈病免疫至高抗;籽粒含粗蛋白14%以上,赖氨酸超过0.3%;株型较好,叶功能期长,落黄性好。 兰天15号适于甘肃天水、陇南、平凉等市的山区和川旱地以及本省同类地区种植,同时也适合陕西省的宁强和略阳县,宁夏的固原,青海的大通县、贵德县、互助县、华隆县、湟中县、尖扎县、乐都县、民和县、平安县、循化县等地作为冬麦种植。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