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务来源 “着色肠衣”是梧州市科学技术局以梧科字[2004]第36号文件下达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合同编号为200401011。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项目是利用胶原蛋白肠衣中胶原纤维含大量两性基团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弱酸性的成型工艺特点,筛选出可食、着色坚牢的酸性染料及采用“浸染”工艺,使酸性染料的阴离子基团与胶原蛋白肠衣中胶原纤维形成氢键而染色,研制出适应国外市场的着色肠衣,拟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工艺流程:原料→选料、清洗 酸碱处理→酶处理→机械处理→混揉→过滤→成型干燥→浸染→增塑→干燥→熟制→包装→成品 三、 性能指标 1、技术特征值 ①颜色耐水牢度:1~2级 ②颜色耐油牢度:1~2级 2、技术指标(按企业标准Q/SGCY101-2005《胶原蛋白肠衣》) 项目 企业标准 检测结果 结论水分 ≤23% ≤17% 合格灰分 ≤3.5% ≤3.0% 合格耐压强度 ≥0.018Mpa ≥0.035Mpa 合格纵向拉力 ≥3N ≥11N 合格 四、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着色肠衣是我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而研制开发的,根据该项目的小试、中试及试产等各种情况分析,肠衣的技术特征值和企业标准检验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均达到设计水平,试产肠衣经国外客户使用反映良好,能满足用户灌肠使用要求。经广西科技情报所查新,未发现国内有其它单位有采用与该项目相同技术生产着色肠衣的报道,该项目的研究开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比较:项目品种 颜色耐水牢度 颜色耐油牢度我公司着色肠衣 1~2级 1~2级 Devro公司着色肠衣 2级 2级 Natuin公司着色肠衣 1级 1级。 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通过自主开发方式,拟筛选出可食、着色坚牢的酸性染料及采用“浸染”工艺,研发出可食用的、着色均匀、牢固的着色肠衣。 六、作用意义 该项目是为了企业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满足国外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染料的筛选及着色工艺的研究,研制开发出可食用的、着色均匀、牢固的着色肠衣。该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年产着色肠衣1000万米,新增销售收入450万元,新增利税160万元,创汇54万美元。 着色肠衣的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产品,既有利于促进养牛业的发展,也将推动我国肉类制品灌肠业的发展。 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