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该专题确定了建立快速生长银鲫新品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银鲫品种培育和苗种生产的技术路线;并初步筛选获得了一个生长速度比D系异育银鲫快10%以上的新品系;比较分析了银鲫转铁蛋白和血细胞同工酶在银鲫雌核生殖克隆间的遗传异质性,发现银鲫三个不同克隆间转铁蛋白的多态性可能由三个等位基因编码;建立了5个可快速有效区分银鲫5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SCAR标记;发现彭泽鲫与A系方正银鲫具有相似的转铁蛋白图谱和RAPD电泳图谱;对江苏省洪泽银鲫良种场的91尾银鲫亲本进行了分子标记分析,并从中鉴定出与克隆A、D和F不同的10个克隆,为育种选择提供了新的材料。 该专题执行期与江苏省洪泽县水产良种场共同建设了国家级异育银鲫良种场;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名。已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编写专著1项,获得专利1项,获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