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8457]西北干旱农区肉羊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任务来源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高繁及生长发育性状的分子标记选育”(BRF070101)(2007-2009),资助经费64.00万元;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绵羊瘤胃保护性赖氨酸饲料添加剂的研制”(BRF070104)(2007~2009),资助经费51.00万元。“十一五”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课题“绵羊高效繁殖及健康养殖技术推广示范”(0704XCNA003)(2008~2010),资助经费10.00万元;“十二五”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肉用绵羊高效饲养技术研究”( 1104NKCA083)(2011~2013),资助经费12.00万元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1.本研究属农业类畜牧兽医科学技术领域,应用于优质肉用绵羊产业化生产,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和推广应用,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甘肃省红光园艺场种羊场、永昌县农牧局、白银市农牧局等协作单位,建立了优质肉用绵羊产业化生产的联合杂交模式体系;采用分子技术、数量遗传学技术,筛选优质肉用绵羊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的有效遗传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基因聚合的优化设计,强化优质、高产与抗病等性状的聚合与协调改良,研究和完善肉羊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指导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建立了河西走廊灌溉农区为主,白银干旱农区为辅的优质肉用绵羊产业化生产示范区,针对示范区不同生态条件特点,聚合出具有小尾寒羊高繁殖力、蒙古羊强抗逆性、滩羊优秀肉品质及引进羊品种生长速度快和饲料报酬高的优质肉用绵羊杂交组合模式,并应用于相应区域的产业化生产。 2.性能指标 (1)建立了河西走廊灌溉农区为主,白银干旱农区为辅的优质肉用绵羊产业化生产示范区。 (2)研究瘤胃包被赖氨酸(RPLys)技术,首次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瘤胃保护性赖氨酸饲料添加剂。 (3)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系统检测和确定了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后代的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学基础和杂种优势,初步集成了优质肉用绵羊亲本及其杂种后代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技术体系。 (4)研制出优质肉羊增重的中草药添加剂一个,通过试验,试验羊比对照羊增重率提高17.14个百分点,该添加剂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5)构建了优质肉用绵羊及其杂交后代BLUP育种值估计计算机动物模型。 (6)出版专著《现代肉羊生产实用技术》1部,在SCI、一级期刊和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2篇,其中SCI论文5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实用新型专利2个,申报发明专利2个(公示)。 (7)制定相关肉用绵羊产业化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一套,举办肉羊繁殖、生产技术培训班3期,培养农牧民技术人员100人次。 三、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 1、根据河西走廊灌溉农区和白银干旱农区的饲草料资源和生态条件,进行了陶寒、陶蒙、波寒、波蒙、陶波蒙、陶波寒、陶滩寒等二、三元杂交改良,对在不同杂交模式后代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杂交配套模式,并在示范区全面推广。 2、研究了瘤胃包被赖氨酸(RPLys)技术,进行了包被赖氨酸水平对杂交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1)和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表达调控的研究,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瘤胃包被赖氨酸饲料添加剂。 3、在示范区非繁殖季节开展农户家庭饲养模式下非繁殖季节母羊同期发情调控技术、母羊发情率达到73.33%,母羊受胎率达到71.67%,从而实现了母羊全年按计划均衡繁殖,两年三产的繁殖控制效果,强力支撑了“靖远羊羔肉”品牌在甘肃地方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分子标记技术(微卫星DNA、BMPR-IB基因、FSHβ基因和GDF9基因)对不同杂交模式亲本及其后代遗传资源多样性、繁殖和生长发育性状的研究,有力促进了优质肉用绵羊产业化生产,从而集成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技术体系。 5、建立了优质肉用绵羊及其杂交后代动物模型,筛选优化亲本及杂交后代性状、测定方法及其数据采集处理的系统,以BLUP方法评估育种目标性状的育种值,计算相关选择指数,构建肉用绵羊BLUP育种值估计计算机动物模型,以此为指导和确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重要参数。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优质肉用绵羊产业化生产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为快速改良和促进我国羊肉生产,为提高肉羊自主培育水平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为推进我国优质肉羊产业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更为提升我国肉羊业在国际肉羊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声誉发挥重要作用。本成果已带动育种改良区和辐射区的肉羊产业向科学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幅度提高了肉羊的生产效益,截止2013年底,本成果已累计改良地方肉用绵羊65万只,累计出栏肉用绵羊121万只,实现肉用绵羊生产总产值96912万元,出售种羊鲜精4400毫升,产值44万元,出售冻精 3.5万粒,产值35万元,应用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所生产的双羔素16.33万头份,以上四项合计新增产值46281.66万元,新增利润13884.20万元,新增税收831.67万元。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在试验示范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为推进我国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更为提升我国肉羊产业在国际肉羊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声誉发挥重要作用。用无角陶赛特、波德代等引进品种公羊与当地土种羊开展广泛经济杂交,生产优质肥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不仅给广大肉羊企业、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已成为农业、农村、农牧民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带动种草业、羊产品加工业,有机农业、第三产业等的兴起和发展,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就业问题,社会、生态效益巨大。存在的问题,①羊肉生产和市场的连接不畅,以中间商贩为营销中介的模式,缺乏相应的抵御市场风险的保障措施。②标准化羊肉生产滞后,羔羊肉和淘汰羊肉价格差别不明显,羊肉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分割,影响了养殖户和饲养企业的经济效益。③实用技术缺乏,如选种选配、羔羊护理、疾病防控、饲草料加工贮存及机械化剪毛等。改进意见,通过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同研讨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加快我国肉羊新品种及配套品系的培育和相应区域的产业化开发,提高我国肉羊培育能力和国际竞争水平。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