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 诊断要点 (1)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 (2)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寒战、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皮肤及粘膜出血、便血、血尿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 2. 防控要点 (1)做好灭鼠防鼠工作,密切监控可能携带病原的啮齿类动物;食肉类动物,猫、狗、狐狸、狼等。 (2) 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疫病经蚤叮咬传播和经空气传播肺鼠疫;勿捕猎染病动物。 (3)疫情发生时,2小时内按紧急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将患者严格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及病畜排泄物应彻底消毒,尸体应火葬或深埋。鼠疫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接触患者或病畜后进行药物预防。 (4)治疗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皮肤鼠疫按一般外科疗法处置皮肤溃疡,必要时局部滴注链霉素。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嘧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