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简要技术说明 黑龙江省在全国玉米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总产量(2010年产量232亿KG)、商品化率(商品化率达70%左右)均居全国前列。2006-2010年播种面积列全国第一位,2010年玉米播种面积达到506万hm2,创历史新高。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0%左右。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最高可达44.5%。玉米对于带动产业链条延伸作用突出。各行各业对玉米的需求,拉动了玉米价格上升,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提高玉米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增加了加工企业效益,带动了佳木斯地区及其辐射的三江平原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的基本原理:以优良的玉米品种为核心,利用成熟的单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综合抗逆性强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建设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核心技术为优良玉米品种合玉21号,容重、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重要性状指标达到国内研究水平,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高,有明显的创新性,成果产业化前景广阔。 合玉21号(原代号合01-7004)是1998年用中硬型自交系合选02做母本,硬粒型自交系合选01做父本组配的的玉米杂交种,2006年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合玉21在适宜种植区生育日数110天左右,生育期间需≥10℃活动积温2170.5℃,根系发达、拱土能力强,发苗快,生长健壮。全株16片叶,株形半收敛,杆强不倒,株高249.2cm,穗位高83.2cm,花丝为粉红色,雄穗分枝多,花粉量较大,活杆成熟。果穗整齐,长锥型,穗长23.3cm,穗粗4.70cm,穗行数12-14行,每行46粒,百粒重31.3g。红轴,黄粒,籽粒硬粒型。中感大斑病,田间接种鉴定发病级别为3级。抗丝黑穗病,田间接种鉴定发病率为丝黑穗发病率6.4%-13.5%,大斑病3.0级。自然条件下,螟虫危害轻。秆强不倒伏,抗旱,耐低温,幼苗生长势强。 该品种高产稳产,2002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9644.47㎏/hm2,比对照品种克单八增产8.54%;2003-2004两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934.19㎏/hm2,比对照品种克单八增产9.2%;2005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753.75㎏/hm2,比对照品种克单八增产14.3%。该品种适合黑龙江省的第三积温带地区,内蒙古的兴安盟,吉林敦化等地区种植。 2.配套技术由单项技术(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转变为组装集成综合生产技术体系,配套技术先进、成熟、适用,科技含量高,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配套技术创新性强。 3.以技术为核心,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科研推广农户和企业共同完成的链式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创新性强。 4.项目实施后合玉21辐射17万hm2,公顷产量9000㎏,每公顷增产750㎏,每公顷增加效益900元。项目实施后效果显著,带动辐射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