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实验监测。通过污染物统计数据分析和颗粒物污染特征监测分析,目前乌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源是燃煤和机动车; (2)大气污染物来源模拟研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乌市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是燃煤和机动车排放,开展了采用IVE模型模拟乌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采用数值模拟LMDI方法分析能源消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模拟研究工作。 (3)若干典型光催化的反应研究。通过建立GC-在线检测系统平台和FT-IR原位检测系统平台,应用于研究大气污染形成的光化学和污染物去除的光催化的典型气/固,液/固反应体系,取得预期成果。 获得了乌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采用模型模拟了能源消费和机动车排放对乌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建立光催化GC在检测系统和FT-IR原位检测系统研究平台和方法,初步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研究;发表研究论文3篇,其中SCI 2篇;在环境工程与技术研究室组建了“大气环境化学分析与污染防治”研究团队,其中包括研究员仪名,博士副研究员职称4人,研究生3名;通过项目的实施,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新疆乌鲁木齐特殊的地理位置、工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等,使得乌鲁木齐成为颗粒物严重污染城市之一,每年有1/3多的天数出现灰霾。基于此,本室开展乌鲁木齐大气环境化学(包括气溶胶、颗粒物等)分析与污染点源治理技术研究,旨在为乌鲁木齐实现”蓝天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