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8805]太白贝母种子种苗温室大棚繁育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太白贝母为《中国药典》2010版收录的川贝母新增品种,被《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收录,并在2012年列入国家禁止外商投资品种。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太白贝母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的支助下,并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太白贝母的全套种植技术研究, 包括太白贝母种植适宜土壤、种子发芽、播种方法及播种期、肥料、水分等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太白贝母的生长发育规律等生物学特性,并获权“太白贝母规范化种植技术”和“一种贝母的种植方法”2个发明专利。本课题通过技术转化应用上述2个发明专利,并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和试验,实现太白贝母“野转家”种植,挽救这个濒危的道地名优品种。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技术通过研究太白贝母生物学特性,从提高太白贝母种子的发芽率和种苗成活率着手,选择适宜太白贝母生长的土地搭建人工温室大棚,根据基地土壤和太白贝母需肥规律,研制药材生产专用施肥标准,制定配方施肥操作规程(SOP);根据太白贝母对气候环境及管理要求制定标准管理操作规程(SOP);根据太白贝母的病虫害发病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治药剂,制定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形成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SOP)。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做对比试验,根据实验结果选取最佳管理标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太白贝母温室大棚繁育技术方案。 1)海拔:选择海拔1700~2500米最适合太白贝母生长且地势平坦的地方用于搭建大棚。 2)整地:除杂草、平整土地、翻土、铺上防虫网规格60目,盖上15-18厘米厚的腐殖土,碎细耙平,划厢面4尺,沟宽1尺备用,苗床保持阴湿环境、表土特别要求细、均匀。 3)搭建大棚:选择标准大棚双拱双膜,选用0.08mm无滴膜和90%遮光率的遮阳网可卷动,大棚内安装自动喷雾器和温湿度自动传感器。 4)种子采摘贮存:采集6月下旬或7月上旬成熟的太白贝母果实,贮藏方法是用过筛后含水量低于10%的湿润腐殖质土,一层果实一层土,贮藏环境是放在冷凉潮湿、通风的房角或地涧内。 5)种:以早春3月左右播种为最好,播种前将贮藏的果实从腐殖质土中选出轻轻弄开种壳,抖出种子,用10~20倍过筛细土或冷却的火灰拌种子待用,采用撒播将种子均匀的播在苗床内,集约化栽培以30000 粒/㎡ 为最佳,每个种果含250-300粒小鳞茎种子,种子播下后,用牛粪腐殖质土或拌有肥料的过筛细土均匀地撒在种子上。 6)盖土:种子播下后,用牛粪腐殖质土或拌有肥料的过筛细土均匀地撒在种子上,培土1厘米,喷水保持土壤湿度,然后立即覆盖80μm 厚塑料薄膜,播种1-2个月后气温回暖后揭去塑料薄膜,待出苗。 7)田间管理: 保湿:使用喷雾保持土壤湿润。 调节温度:保持大棚内温度在0-20摄氏度之间。 除草:太白贝母苗1~2年要除草工。 施肥培土:施提苗肥,次年4月中旬出苗后用0.5%的尿素液施提苗肥一次,每亩用尿素7.5公斤;施追肥,第二年于5月上旬用0.5%尿素施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10公斤;施肥结合培土,每亩用人畜干粪50担施在苗床上,然后用细土覆盖培土1厘米厚,结合修补荫棚,保护越夏,10~11月施冬肥一次。 8)病虫害防治:太白贝母在每年4~7月有金针虫,土蚕,金龟子幼虫,在虫危害时用1:30的叶子烟水灌入植株周围的土中; 太白贝母在夏天多雨季节有立枯病、猝倒病,土壤排水,及时拔出病株,用5:100石灰水灌植株四周,防治扩散。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技术通过引进适宜低海拔生长的太白贝母,在转化“太白贝母规范化种植技术”和“一种贝母的种植方法”2个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温室大棚栽培技术研究,将珍稀濒危物种太白贝母的种子发芽率和存活率由不足5%提高到70%以上,成功实现“野转家”繁育。该技术的试验成功解决了川贝母低海拔规模栽培问题,属于国内前沿试验。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目前运用该技术培育的太白贝母种子发芽率、种苗成活率均达到70%以上,太白贝母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发展到20亩,解决了制约其规模发展的种源问题,现已进入快速规模发展阶段。 通过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太白贝母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为太白贝母在种植管理、技术推广方面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障且技术适应范围广泛。 技术安全性体现在种子种苗存活率、病虫害防治能力、产品产量等。经过研究和试验,掌握了全套人工大棚培育技术,存活率超过75%。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技术成熟,可进行规模推广。 存在问题:一是前期投入较大,周期长。二是高山地区,人烟稀少,安保问题需重视。三是需要找到水源充足的地方搭建人工大棚。 6、历年获奖情况 获得“2015年中国优质道地中药材十佳规范化种植基地”称号;公司的发明专利“一种太白贝母温室大棚繁育方法”现已获受理通知书;获得“党参外包装”2个外观专利;注册了“神女药业”商标和图标。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