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2011-2013年湖北省科技厅农业重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鄂西山区高山特有蔬菜资源的挖掘与利用(2012DBA07);2007-2015年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蔬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620-006-03);2008~2015年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5-C-02)近年来,因葱属植物的应用价值高,对葱属植物的研究包括资源的搜集、繁殖技术研究、驯化栽培技术、营养价值、食用方法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绝大部分都不够深入,目前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在葱属植物上建立了离体再生体系的报道有以下几种,即大蒜、大葱、洋葱、沙葱,这些技术能否在生产中得到应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从品质改良和遗传操作的需要考虑,建立更多、更实用的葱属其它种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针对高山葱蒜类资源的研究较少,本项目针对生产需要对湖北省及周边省区高山地区的葱蒜类主要资源材料进行了搜集并对其植物学特征特性、繁殖技术以及驯化栽培技术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研究成功首次建立了高山野生葱蒜类蔬菜种质资源库和资源保存圃,为资源保护保存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条件。首次建立了高山野生葱蒜类蔬菜资源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总结和完善了人工驯化栽培技术,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检索,目前还未见有高山野生葱蒜类蔬菜种质资源库和种植资源圃建立的研究报道;目前通过组织培养,在葱属植物上建立了离体再生体系的报道有大蒜、大葱、洋葱、沙葱,有关高山野生葱蒜类蔬菜天葱、野蒜、卵叶韭资源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目前还未见报道;在人工驯化栽培研究中,有关天葱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目前未见研究报道。葱属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葱蒜类蔬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其中大蒜、大葱、韭菜和洋葱栽培尤为普遍。它们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通过人工选择和自然淘汰,产生了丰富的形态变异和生态分化类型。葱蒜类蔬菜在我国栽培面积大,已形成规模化栽培。目前人们食用的种主要有洋葱、大葱、大蒜、韭菜。除这少数几个种为栽培种外,其余均为野生种,生长于高山、平原、草甸、草原、荒漠、沙丘等环境条件下,抗性基因资源丰富,为葱、蒜、韭等蔬菜的抗逆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葱蒜类蔬菜是重要的世界性蔬菜和调味品。葱蒜类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深受人们的重视。 本项研究成果针对生产需要对湖北省及周边省区高山地区的野生葱蒜类主要资源材料进行了搜集并对其植物学特征特性、组培快繁技术以及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的检测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对丰富我国葱蒜类资源研究、种质创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及开发新的葱蒜类加工产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