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我国小麦十大主产省份之一。但生产上以郑麦9023、鄂麦18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加上郑麦9023抗寒、抗穗发芽性差,潜在风险很大。生产中急需品质、产量、抗性综合兼优的专用小麦品种。鄂麦596的选育与应用主要是在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2006AA201A04)、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2007-620-001-03)、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1GB2D100004)的资助下完成。鄂麦596系采用湖北、河南性状优良的品种聚合杂交,(杂交组合为“郑麦9023/鄂麦12//丰优7号”),后代经多年异地筛选,HMW-GS标记和沉降值辅助品质选择育成。2007~200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390.68公斤,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1.89%。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测定,容重792克/升,粗蛋白含量(干基)13.64%,湿面筋含量26.8%,吸水率55.1%,稳定时间3.5分钟,主要指标达国家中筋小麦标准。弱春性,株型紧凑,熟相好。株高87.0厘米,亩有效穗31.1万,每穗粒数30.3粒,千粒重47.3克。生育期194.0天。中感赤霉、纹枯病,高感条锈、白粉病。 (1)综合多种育种技术,方法先进。 (2)鄂麦596产量潜力大:区试最高产量达到530.7公斤。2012年在襄阳市张罗岗原种场实打测产验收达到513.3公斤。 (3)鄂麦596株型取得突破,苗期早发性好,繁茂性好,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中后期株型紧凑,整个生育阶段实现了南北株型的优势整合。适合机械化收获以及间套种。 (4)鄂麦596品质达中筋,表现稳定,区试两年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标准。白皮,籽粒饱满,千粒重高,商品性好。 (5)鄂麦596一般年份病害发生轻,抗旱性、耐冻性明显优于原亲本,综合抗病逆性好早熟、耐迟播,作为救灾应急品种,可迟播至11月中旬;广适性好,易栽培管理。 通过开展鄂麦596原良种繁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鄂麦596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主要适用于湖北省小麦产区。根据各地温光水肥条件,按照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要求管理,除非发生灾害性天气,一般情况下生产上风险小。联合湖北农垦联丰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采用“品种、技术+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院县共建专家大院等平台,开展了原良种繁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集成。并组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辅以媒体专题报导和宣传,辐射推广。 全省累计示范推广300多万亩,新增小麦9000多万公斤,新增产值18000多万元,增收节支总额22500多万元,2010~2012年连续3年成为湖北省主导品种,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