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及土壤改良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属于青海省2015年度基层专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5-N K-N 02。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利用西宁市城中区设施农业区位资源,针对目前西宁市农业园区设施蔬菜发展较快,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但种植技术水平低,水肥使用量大、新建园区温室土壤肥力差等问题。在城中区葛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了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的引进与推广,研究集成主栽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灌溉追肥制度,高效种植技术体系及新建温室土壤改良技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试验示范水肥一体化及土壤改良技术,有效解决区域内农业园区设施蔬菜发展较快,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但种植技术水平低,水肥使用量大、新建园区温室土壤肥力差等问题,达到节水节肥,有效提高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水平的效果,提高设施蔬菜商品率和优质菜率,降低劳动投入的目的。项目开展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设备的引进与推广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带动西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和转化科技成果能力,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实力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壮大区域经济。 3.取得成果、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取得的成果: ①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装置1套;制定设施蔬菜辣椒、番茄、黄瓜水肥一体化灌溉追肥制度各1套;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高效种植技术体系1套;总结出土壤改良技术措施1套。 ②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面积362亩;建设辐射带动区面积618亩;改良园区温室土壤面积960亩。 ③项目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2259元,年提供鲜菜1191吨,实现销售收入714.6万元,辐射带动区年提供鲜菜1514。1吨,实现销售收入908.5万元,达到了节水节肥增效的目的。 ④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日光温室黄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滴灌肥料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2篇。培训技术骨干215人(次),培训其他从业人员1030人(次),带动农民新增就业1124人。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创新: ①首次在西宁地区制定主栽设施蔬菜辣椒、黄瓜、番茄水肥一体化高效种植技术,指导农业生产,降低成本、节约投入,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达到了较好的节本增效效果。 ②首次针对园区新建大棚生土改良培肥技术措施,有效改善新建温室土壤理化性状及供肥能力。 ③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提高了水、肥施用效率,减少人工投入,还有效提高了设施蔬菜的产量和水平,有效地解决了设施农业生产中水肥使用较多,利用效率不高、用工量大的问题,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技术基本成熟,适宜在青海西宁及海东地区及环境条件相当地区的设施温室应用。 5.应用(推广)情况及存在问题 本项技术在青海葛源现代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示范与推广,建立核心示范面积362亩,辐射带动示范面积618亩,累计改良土壤面积960亩,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生产方式,生产示范效果较好。项目实施后较常规种植方式节水35%,节肥35%-45%,亩均节水168m3,亩均节肥29.4kg;亩均产量达到2450kg,亩均增收节支达2259元,示范区亩均产量达到3290kg,年均提供鲜菜1191吨,实现销售收入714.6万元;有效提高了水、肥的使用效率,减少人工的投入,起到了较好的节水、节肥、省工、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使得核心示范区优质菜率提高20%,还有效的提高了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技术的应用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有着较好的效益,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水肥一体化设备的配套使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技术人员对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是是本项成果能否有效应用的关键。 6.知识产权情况及论文发表情况 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日光温室黄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滴灌肥料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篇。制定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高效种植技术体系、土壤土壤改良技术措施体系、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本项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西宁市蔬菜研究所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