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主要技术指标: 1、白仔养殖密度540尾/m2,成活率99%,饵料(红虫)系数3.93. 2、幼鳗养殖密度276尾/m2,成活率97%,饵料系数1.29. 3、成鳗养殖密度8.3710kg/ m2,成活率95.07%,饵料系数1.45. 4、养殖过程平均日换水量低于2%,与精养池养殖模式相比,养殖用水量减少98%以上. 5、养殖全过程总共使用3次药物,与精养池鳗鱼养殖模式相比,养殖过程减少用药量90%以上,所养殖的鳗鱼无药物残留,符合无公害及国际市场要求。 6、养殖过程减少排放废水98%以上。 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按该项目计划示范15吨成鳗养殖,可实现亩产值45万元,年总产值180万元以上。与现有常规精养池大换水养鳗技术相比,按该技术示范养殖15吨/4亩,可年节水至少20万吨(节水90%以上);实现缩短生产周期节能、提高饲料效率和节约用水用药等,可节约生产成本至少16万元以上。 生态效益:如果该技术同样在福建省推广应用,仅鳗鱼养殖行业可以每年减少大量污水对环境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基本可以实现鳗鱼养殖过程极少有消毒药物和抗生素向环境中排放。 社会效益分析:鳗鲡生态精养技术新模式所体现的资源节约和健康环保养殖理念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