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39026]鳗鲡生态精养新技术模式的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主要技术指标: 1、白仔养殖密度540尾/m2,成活率99%,饵料(红虫)系数3.93. 2、幼鳗养殖密度276尾/m2,成活率97%,饵料系数1.29. 3、成鳗养殖密度8.3710kg/ m2,成活率95.07%,饵料系数1.45. 4、养殖过程平均日换水量低于2%,与精养池养殖模式相比,养殖用水量减少98%以上. 5、养殖全过程总共使用3次药物,与精养池鳗鱼养殖模式相比,养殖过程减少用药量90%以上,所养殖的鳗鱼无药物残留,符合无公害及国际市场要求。 6、养殖过程减少排放废水98%以上。 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按该项目计划示范15吨成鳗养殖,可实现亩产值45万元,年总产值180万元以上。与现有常规精养池大换水养鳗技术相比,按该技术示范养殖15吨/4亩,可年节水至少20万吨(节水90%以上);实现缩短生产周期节能、提高饲料效率和节约用水用药等,可节约生产成本至少16万元以上。 生态效益:如果该技术同样在福建省推广应用,仅鳗鱼养殖行业可以每年减少大量污水对环境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基本可以实现鳗鱼养殖过程极少有消毒药物和抗生素向环境中排放。 社会效益分析:鳗鲡生态精养技术新模式所体现的资源节约和健康环保养殖理念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