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本课题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于2013年以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下达,项目编号:2013JZ008.本课题研究背景是充分发挥陕西茶叶种质资源优势,通过指纹图谱等现代品种鉴别的方法,了解当地品种的遗传特性,建设茶树种质基因库,为品种选育和无性系良种筛选奠定科学理论基础,实现陕西茶树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2、研究目的和意义:保存和开发陕西当地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了解其遗传背景和特性,建设我省茶叶种质资源圃和基因库,为品种选育和有效成分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3、主要论点和论据: (1)收集茶叶优良种质资源,建设陕西茶叶种质资源圃; (2)筛选检测茶树多态性强、易识别的微卫星引物,利用SSR、ISSR、SCoT等分子标记研究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构建陕西省茶树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得出陕西省不同茶树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 (3)通过水提醇沉工艺提取茶叶糖蛋白、三氯乙酸法脱去多糖小分子蛋白,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茶叶糖蛋白,聚丙烯酰胺蛋白凝胶电泳和G凝胶排阻色谱法初步确定糖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在此基础上体外研究茶叶糖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和提高免疫力作用。 4、创见和创新:填补了我省在茶叶种质资源圃建设、茶树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茶叶糖蛋白研究3个方面的空白,开创了我省茶叶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应用的开端。特别在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了一棵树形远大于“秦巴茗冠”的大茶树,一个表现优良的圆页型茶树新品系,一棵乔木型优良单株。完成了陕西茶树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对品种聚类分析、品种选育具有参照和指导作用。研究出茶多糖生产提取工艺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发表论文3篇。培养博士生2人,研究生2人。完成项目结题报告。 5、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目前处于基础理论研究阶段, 在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DNA指纹图谱构建和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尚属首次,为挖掘优异的茶树种质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新品种选育,以及品种纯度、质量的鉴定提供了参照依据,并为陕西茶产业向茶叶内含物生物利用方面拓宽了新的发展领域。该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及应用价值,以及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既能满足人们对于茶叶品质的要求,促进陕西省茶叶产业的发展,又能推动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为品种选育和茶叶有效成分利用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效益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6、存在的问题: (1)受各种人力、财力、时间等因素所限,项目仅基本完成课题要求的目标任务,还有大量后续工作要持续做; (2)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是个长期实施的系统工程,相关的调研报告、科研论文等还未能全面完成; (3)相关品种选育工作刚刚起步,还不能形成结果。采样的优良品种还没能和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等遗传性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