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基于国标自主研发了电子收费核心设备和系统设备入网检测平台,建立了成套的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设备标准和应用技术,为ETC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和推广储备了关键技术,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成功借鉴。 项目通过确定关键指标及技术规格体系,制定了电子收费核心设备关键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规程,开发完成配套的测试设备及软件工具,编制完成“电子收费核心设备入网检测规程”技术规范。结合ETC国家标准和发展状况,提出电子标签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技术要求,形成可行的应用技术规范。此外,项目开发了ETC邻道干扰仿真软件,制定了ETC设备射频指标专用测试规范,通过引入配套工程解决方案,保障了ETC系统的稳定运行与规模化应用。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标ETC系统实现了高效运营,在可靠性、稳定性、便捷程度等方面达到领先水平。 其中,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率先开发首套ETC入网检测系统,搭建生产测试平台;2)建立高可靠高集成度低能耗ETC电子标签标准;3)提出基于仿真平台的ETC设备关键射频指标,解决了邻道干扰问题;4)研发了面向多模式运营的多路充值终端系统,构建了多路综合ETC发行系统;5)实现国内最大规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标电子不停车收费应用系统的高效运营。该系统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国外成熟ETC系统的实验对比表明,项目研发的电子收费系统在软硬件和运营保障技术方面均达到了同等水平。 该项目获得了2009年度北京交通科技创新奖,对于ETC系统运营模式的创新获得了第二十五届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项目建立的电子不停车收费标准体系及成套检测技术获得了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其中高可靠高集成度低能耗ETC电子标签标准已被成功用于北京握奇智能科技、金溢科技等多家电子标签芯片的生产并投入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中。通过ETC系统的标准化应用和运营技术保障,实现了京津冀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联网,创造了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