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国家烟草局明确提出“先进技术支撑设备管理精益化”是今后设备管理主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要逐步实现设备状态可控、管理过程可控和经济成本可控。传统的点检模式难以对预防性维修形成强有力支撑,无法做到设备状态可控。随着信息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状态监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点检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借助现代的点检信息管理理念和精密检测仪器能够提高预知性维修水平,做到设备状态可控,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设备精益化管理。为此新郑卷烟厂以此为课题展开研究。2011年新郑卷烟厂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战略要求,积极向河南中烟提出《烟草工业企业设备三级点检预知性维修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立项工作,得到河南中烟批准,签订了科技项目合同(计划文号:豫烟工技〔2011〕11号 项目编号:2011017)。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该项目建立具有烟草工业企业特色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三级点检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点、巡检及任务派发模式,结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与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利用点检仪、热红外成像仪、超声波检测仪、静电检测仪等检测仪器,采用离线、半在线、在线相结合的状态检测模式,对制丝、卷烟、包装等重点设备关键部位进行振动、温度、超声波、静电等状态数据的收集、积累,总结出设备出现故障的临界状态数值,建立故障判断标准,及时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实现设备全运行周期的状态监测与管理。对发现的异常,采用烟草工业企业特有点检定修流程,大幅度减轻点检员的工作量,实现了点检系统和装备信息化系统(EAM系统)的无缝融合,为设备预知性维修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从而使维修精益化工作落到实处。 性能指标: 1、建立具有烟草工业企业特色的标准化设备三级点检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定,掌握设备劣化的趋势和程度及设备整体性能现状,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加以处理,做到预知性维修,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初步实现设备状态可控及精益化设备管理。 2、制丝车间、卷接包车间、动力车间重点设备关键部位,定点定标率达到100%,点检执行率达到100%。 3、通过点检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实现量化的设备管理,年度能够发现重大设备故障隐患20个,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1个百分点。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成果的创新性在于采用点巡检、具有烟草工业企业特色的任务派发模式和点检定修流程,使用专用的状态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与通讯技术,建立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点检信息管理系统,对设备管理相关决策起到指导作用,从避免故障和减少维修投入两方面为企业创造效益。国内外烟草行业没有类似的报道。 成果的先进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该项目将振动分析仪、红外热像仪等多种监测仪器与系统进行了有效集成,采用了USB、蓝牙、WIFI等通讯技术,实现了点检数据与系统的无缝接合。 2、创新的把趋势分析、频谱分析、油液理化分析、射频识别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于该系统中,建立了烟机设备点检数据分析、故障诊断、异常处理模型。 3、点检模块多、功能强大。系统功能模块中包括八大功能模块,实现了现场点检数据的采集与数据传输,对设备基础信息、点检标准、点检计划、异常及缺陷的流程化管理。 4、点检系统覆盖范围广、点检数据实时共享。点检系统利用中烟公司局域网和装备信息化终端形成点检网络,系统用户间的数据实时共享,可以实现专家级远程故障诊断分析功能。 5、设备点检管理信息系统理念和技术领先。系统采用B/S架构,应用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引入了多种故障诊断分析工具,提供了标准数据接口,使现场的点检及维修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作业。 6、开发出卷烟行业特有的点检任务派发模式。针对卷包车间特有的设备日轮保特点把巡检和点检结合起来,开发出一种卷烟行业特有的任务派发模式,来适应日轮保随时调整的特点,避免频繁调整点检计划。 7、制定卷烟行业特有的点检定修流程。对点检异常进行了分类,点检结果增加一些简单的维修信息,点检员只需将无法现场处理的异常转入缺陷走点检定修流程,简化了点检异常报警和故障处理环节。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系统已经在新郑卷烟厂成熟应用两年,广泛应用在烟草工业企业设备点巡检和维修管理领域及其他轻工行业。系统安全可靠。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级点检管理信息系统,在新郑烟厂已成熟应用2年时间,现已经推广至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八家卷烟厂。因其他烟草工业企业仍以传统的点检方式为主,该点检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前景广阔,可以推广至全国烟草行业卷烟加工企业,全国其他轻工业企业也可推广。 存在的问题: 1、点检管理信息系统和装备信息化系统(EAM系统)之间数据传送存在一定的延时,准备适时选用集成平台公开接口。 2、随着点检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扩展至全省8家烟厂,原有的点检服务器已不堪负荷,需要更换。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