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成果属于三维可视化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空间数据库的输电线路的三维全景可视化运行的系统和方法。 主要内容: 从最直观、最原始的设备台账资料入手,建立一套全图形化的系统和方法,将输电线路的设备信息和设备外的通道信息都用三维的方式在GIS上记录,同时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也就是围绕着这些数据开展,使管理人员能够直观的、可视的、简单的查询和了解设备台账,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1、利用ArcGIS平台结合卫星遥感地图、高程图(DEM),建立线路、杆塔台账的三维地形地貌图,宏观了解设备所处地形地貌; 2、利用3D建模工具,建立杆塔、线路的3D模型,并结合在ArcGIS平台中; 3、利用线路、杆塔等的电子档案图纸(塔形图、金具图等等),从微观了解设备的具体参数,具体结构,将三维GIS图、档案图纸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全图形化的设备台账管理。 4、项目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科学可视化技术,建立了三维杆塔、电缆隧道等模型,拓展了线路通道全景可视化基础台账管理系统功能,实现了输电线路、电缆隧道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具有电子化巡检,实时动态预警、林木预警、风险预判、自然灾害分析、应急指挥等功能。 5、项目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国家级别专利1个、发表论文1篇,提供线路通道全景可视化基础台账管理系统(包含隧道)1套。 6、建立电缆隧道GIS后与现有电缆隧道的监控平台融合,使用单一平台,减轻工作负担,避免多个监控平台提供的监控信息混乱导致监控设备的误操作。 7、隧道与地上物体的对应及分析。电力通道内、外场景形成投影模式,通过巡检设备可实现电力通道内、外场景的互相切换,作业人员在通道内或通道外,能通过巡检设备看到相应位置上通道内、外场景。同时,在建立的电力通道路径图上,标注出附近施工情况。系统能综合通道的具体走向及内部线路情况,预判出该施工区域可能对哪些线路造成影响。同时能判断出通道易积水的区域。 应用情况: 系统在昆明供电局10条输电线路、2162基杆塔及7条(段)电缆隧道进行了应用。系统运行稳定,为巡检人员在巡检工作中提供了数字化应用工具,提升了输电线路通道和电缆隧道巡检工作规范化管理及运维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