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技术说明 1、技术关键:电站用多晶硅太阳电池组建研制的技术关键在于。 1)热斑效应的抑制。 2)固化工艺的均匀性、EVA交连度与电池组件质量的关系。 3)提高组件在湿热环境的稳定性。 4)提高组件附属件在组件寿命期内的可靠性。 5)提高组件的安全性等级。 2、产品的创新性:产品的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组件边缘密封技术的改进、角连技术的改进、防止热斑效应的保护电路、快速插接技术、一体化带缓冲结构的接线盒。 1)组件边缘密封技术的改进。使组件背部的层压材料尺寸略小于前面的玻璃的尺寸,在层压清理组件边缘后,在组件边缘处均匀地涂上一道高阻隔密封胶,然后完成组件的组装,实现组件的防潮处理。 2)角连技术的改进。用角键膨胀变形的方法,达到组件相邻边框间的连接和紧固。具有连接可靠、易于定位、简单快捷、劳动强度低、不发生电化腐蚀的优点。 3)一体化带缓冲结构的接线盒。组件接线盒吸收了现有技术中胶接加螺钉固定的优点,创造了以活塞式升降筒螺钉紧固同时加以胶接的新型结构,增强了出线盒连接的可靠性和工艺的适应性,减小了结构的应力,结合采用合适的材料,达到该部件在组建整个寿命期内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对不同的电池采用不同的封装工艺。探索以简单工艺生长多孔硅实现单体电池表面的织构化处理。研究多种织构表面电池对气候的适应性和适宜的封装工艺,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尽可能降低组件的成本。 5)通过试验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取得组件热斑保护用续流二极管的最见保护方案数据。在165W组件中采用三只旁路二极管保护电路。 3、产品的先进性与国际本行业上领先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等的同类产品具有同一水平。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产品主要销往德国等国家。二、应用前景全球光伏电池年产量1999年是201.3MW。2000年为287.65MW。2001年是390.23MW。2002年是520.15MW。每年以30%的上升速率快速增长,而日本、德国和美国是行业的龙头。我国的太阳电池产量2000年是4.5MW。2002年是6.5MW。总产量只占全球产量的1%强。如前所述,该项目产品是瞄准国际市场开发的产品。面对百倍于国内市场的国际市场,给企业和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与挑战。目前,公司已向国外客户提供两批共计100kW的电池组件。预计今年下半年,该产品的出口量将达到4MW以上,大体相当于2000年全国光伏组件产量的总和。出口创汇将达到1500万美元。同时为今后几年的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预计出口量将会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