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国家电网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电网,其可靠、智能运行和柔性互动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实现电网的可靠性和智能化发展,必须依赖大量的运行数据采集和高效的计算分析。随着两网融合工作推进,尤其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海量传感器、智能量测设备的使用,设备状态、用户用电、电网运营等数据呈现出海量、高速、多样等特征,对基础支撑平台在数据高效、可靠存储和计算高性能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样,其他传统行业也存在类似的需求和挑战,比如:运营商、制造型企业等。而目前我国在高性能、高可靠基础支撑平台方面主要依赖于国外技术。 本项目以研发高可靠、高性能计算支撑平台为目标,重点解决传统小型机+高端存储架构带来的性能瓶颈、通用支撑平台对持续快速变化的应用系统适应能力不足以及多数据中心高可靠容灾部署产生的性能问题。实现了关键技术全自主可控,并实现了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纳入云平台的统一运行和管理,同时完成了基于国产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的高可靠高性能支撑平台开发。主要成果包括: (1)创新构建了软硬件协同的超融合IT基础架构。实现了分布式架构下平台硬件资源能力的最大化及配置的最 优化,突破了传统IT基础架构的软硬件松耦合带来的性能瓶颈,将支撑平台综合性能提升110%以上。 (2)建立了核心业务应用系统负载及计算、网络、IO能力的主动评估模型,提出了自适应主动性能优化技术。突破了支 撑平台与应用需求不匹配的性能桎梏,通过主动感知应用负载,自动分析并优化支撑平台性能,实现最大并发数 较传统架构下的数据库系统提高10倍以上,OLTP写入性能提高5倍以上,OLAP系统查询性能提高10倍以上,系 统运维优化工作量降低到原来的20%以下。 (3)提出了基于元数据动态解析的跨数据中心增量数据传输技术, 在分布式文件系统元数据解析及数据增量同步等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应用系统在多数据中心部署中数据高可用 带来的性能瓶颈问题,提升广域网数据同步效率20%~40%,数据恢复速度提高40%~60%。 项目成果已应用于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27个省电力公司及直属单位的营销、财务等核心业务系统。并应用到中国移动公司的结算、 业务稽核等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和国家电网技术成果的行业外推广。 成果应用于行业内外1386套应用系统,系 统平均响应速度提升5倍以上,服务2.5亿电力用户及1亿移动通信用户。近三年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39亿 元,利润1.03亿元,实现了传统行业IT支撑系统架构向分布式转变的革命性创新,通过电力系统数据处理能力提 升,提升智能电网智慧化程度,更精准地刻画电网运行状态,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用户服务能力,取得良好的 社会效益。 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件,其他知识产权14项,学术论文21篇,2017年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 定“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南瑞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