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风云三号卫星数传分系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数据对地传输纽带。数传分系统由HRPT、MPT、DPT三条链路组成,共完成11种载荷仪器数据及卫星工程遥测数据的实时及延时传输。技术创新点如下: (1)创新性地设计了具有灵活读写指针、引导码和数据回读等功能的数据存储器,国内首次实现了所有星载探测仪器数据每天全球无缝拼接,是全球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风云三号卫星需要完成每天各探测仪器探测区域覆盖全球,数传分系统必须保证在境外完整的记录探测数据,境内完整的回放数据。系统在设计数据存储器时,采用灵活的读写指针设计、引导码和数据回读功能的设计,保证了数据记录和回放的完整性。(2)创新性地设计了多载荷数据格式编排组帧、RS+CONV级联编码等星载基带数据处理技术,国内首次实现了符合CCSDS标准AOS协议的多载荷、不同码速率、多模式的数据传输。数传系统对于高速输入的载荷仪器(3种)数据利用AOS协议中位流业务进行格式编排,采用RS-422接口形式传输;对于低速输入的载荷仪器(9种包括卫星工程遥测)数据利用多路复用业务进行格式编排,采用1553B总线传输。系统HRPT、DPT链路采用RS(255,223)(I=4)+CONV(7,3/4)的编码形式,MPT链路采用RS(255,223)(I=4)+CONV(7,1/2)的编码形式,获得了较大的链路传输增益,有效地提高了卫星下传链路数据接收质量。风云三号卫星数传分系统具有技术难度大、技术先进性高、性能优越、载荷数据处理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SAST3000卫星平台数传系统设计、研制开辟了新的技术发展点。数传系统采用基于CCSDS的多载荷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并获得了首飞成功,从系统正样设计到目前卫星在轨稳定运行的3年时间充分表明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卫星数传分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并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后续型号数传分系统的设计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风云三号卫星数传分系统经历近8年的设计、研制,目前在轨运行情况良好。它拥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及多项先进技术;为极轨卫星数传系统设计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成功运行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国卫星与国际接轨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