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南川大茶树生长在国家级森林公园金佛山南麓,三界山北坡以及柏枝山东麓,多数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谷地带森林中和村民的房前屋后,涉及德隆、合溪、古花、大有、三泉(马嘴)等乡镇,属乔木型地方品种。南川大茶树种质资源发芽分早、中、晚三大类十八个品系,共2000余株,最大的一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茶树资源的宝贵原始材料;南川大茶树是仅次于云南野生大茶树群的又一野生大茶树集聚地,因此,茶学界认为南川应为茶树发源地之一。为了发挥好当地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特色茶产品、提高当地农民收效,在这一区域实施了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市级集中科技推广项目“南川大茶树良种繁育及其配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示范“南川野生大茶树良种繁育技术”、“南川野生大茶树配套栽培技术”等技术,建立大茶树良种繁育核心示范基地、大茶树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培训茶叶骨干及茶农,提高科学种茶的技能,带动该区域内茶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茶农增收。 项目采用“研究院所+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部门”的运行模式,以南川特色茶树品种“南川野生大茶树”为主体,围绕其野生大茶树繁育技术、大茶树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示范,以及茶叶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1、与重庆市南川区云绿茶叶专业合作社协作,通过开展大茶树短穗扦插繁育技术示范,在南川大观镇铁桥村(农业部良种繁育基地)建立大茶树扦插繁育基地,面积15亩,扦插繁育野生大茶树160万株,茶苗成活率达82.1%。 2、与重庆市南川区古荼茶叶专业合作社协作,通过开展了大茶树种植技术、树冠培育技术、养分管理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在南川区德隆乡茶树村建立南川大茶树配套栽培技术综合示范基地,面积520亩,其中核心示范茶园面积120亩;项目区每亩茶园收益提高22.2%。 3、制定了“南川野生大树茶扦插繁育技术”、“南川大茶树生产技术规范”、“南川大茶树加工技术规范”各1 套。 4、编制并提交了重庆地方标准《地理标志农产品 南川大树茶》、《地理标志农产品 南川大树茶加工技术规范》文本。 5、开展了技术培训、指导8次,培训茶叶生产技术骨干及茶农133人次,发放相关技术资料230份(册)。 6、对南川区德龙乡25株具有代表性的南川野生大茶树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对其内含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采集了190份南川野生大茶树资源,对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7、试制南川野生大茶树茶产品3只,其中芽形绿茶获得第二届亚太茶茗大奖银奖。 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助推了当地茶叶产业发展,增加了茶农收入,实现了当地茶叶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