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该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选育,组合为农大3205/农大3214,2005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京审麦2005011。 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京冬8号早1~2天。幼苗匍匐,苗色深绿,生长健壮,分蘖力强、成穗率中上等。株型紧凑,株高80cm左右,茎秆粗壮。穗纺锤型,顶芒、白壳、白粒,籽粒卵圆形,角质,白度高,饱满度好,有光泽,容重高。抗寒性中等。经接种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和白粉病。耐旱性较好,后期落黄好。 品质较优,属优良中筋品种。2001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中心测定:容重809.0g/L,粗蛋白15.4%(干基),湿面筋36.6%,吸水率62.3%,沉降值40.2ml,形成时间3.8min,稳定时间6.8min,评价值55,面包体积820cm^3,面包评分85.1。2004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841.0g/L,粗蛋白14.1%(干基),沉降值32.3ml,湿面筋31.8%,吸水率62%,形成时间3.8min,稳定时间3.6min,最大抗延阻力232E.U,延展性178mm。 产量表现:丰产性好,两年节水组区试(全生育期只浇一次冻水)平均产量333.72公斤/亩,比对照京411增产9.8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基本苗20万/亩左右为宜。水浇条件较差地区作为节水品种种植,冬前灌足冻水,有条件的春季可浇1~2水,肥水尽量后移。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作为高水肥品种进行管理。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北京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