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然而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之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当今世界范围内很多河流面临生存危机。河道断流、河床萎缩、水体污染、生物锐减等问题日益严重。该项目基于全国河湖(库)健康现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并采用对比分析、数据统计、数值模型、水文计算、野外监测、试验分析、多源遥感技术等,开展河流健康评价及治理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河流生命基本理论,提出辽宁省河流生命健康ACI标准,分析河流演变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提出河流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研究辽宁省河湖变迁演变及消亡原因,提出了适合辽宁省的河流萎缩趋势分级的量化指标;开展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理论研究、开展辽宁省典型河湖(库)健康评价、河湖(库)三维指标体系健康评价实证研究等;剖析河流变化成因并研究恢复生态健康对策措施,加强河湖生态治理与保护工作,研究提出不同区域、不同河段、不同规模、不同健康状况河流生态保护与恢复模式,并开展辽宁省典型河流生态治理实践。 本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实用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和普适性的特点,以恢复河流生态与功能为目标,构建了省级流域面积10k㎡以上数字河流的系统特征信息库,以现有文献资料和调查监测数据为基础支撑,研究河流变迁与演变规律,构建适用于辽宁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体系,探索建立辽宁省主要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与对策,并开展大量实证研究,为辽宁省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为河长制的落实提供基础,具有开创性。 本研究成果在省江河局、省辽河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各市县水利、河务部门及辽宁省多处河湖(库)中得到应用,在河流生命理论研究、河流健康评价、规划设计及生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经应用表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省内辽河、凌河、蒲河、社河等河流经生态治理后,水质水量得到显著改善,通过河道清淤、加固堤防,提高防洪标准,有效减免洪灾损失,实现了沿河土地的增值,带动了旅游、餐饮等环境友好型第三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辽宁省河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同时对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河湖都具有推广的价值,对水生态安全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