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以“立足科技前沿,面向种业市场”为基本原则,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效益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超级杂交稻亲本及育种前沿材料,与基因组学、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创制优异新种质,对重要农艺关键性状进行精准调控和定向改良,选育新型不育系与恢复系,选育适宜我省及长江中下游稻区种植,超高产、高档优质和高抗协调改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通过项目的实施获得了以下成果:(1)2018年授权创恢911植物新品种权,2019年授权了Y两优911新品种权,水稻新品种Y两优911具有如下明显优势:熟期适中,比天优华占短4.6天,早造生育期约126天,晚造118天左右;抗倒性强,丰产性好,单穗总粒数平均247.7粒;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口感特优;品种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稻瘟病综合抗性2.7级,穗瘟平均3.8,穗瘟损失率平均2级,白叶枯、纹枯病发病轻。植株清秀,结实率高,适应性广泛;粤北稻区中造以及粤北地区以外的早晚两造均可种植,几乎覆盖广东所有稻区;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早熟中稻(直播稻)、麦茬稻、虾稻品种首选! (2)2018年授权植物新品种权R996。是以超级杂交稻骨干亲本Y58S、R900为受体,与含Pi9基因的高抗稻瘟病材料75-1-127杂交回交,通过自主开发的基因特异标记分子辅助选择技术进行筛选,创制了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抗性得到提高的新种质R997、R193。其中R997已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以R193为恢复系配组的组合两优193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稻品比中表现突出,产量比对照增产6.1%,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优质标准,稻瘟病综合抗性达到3级。 (3)2017年受理了旺两优958植物新品种权,2018年受理了旺两优950植物新品种权。 (4)发表研究论文1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Pigm 基因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