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本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07年科计字[2007]18号文件下达的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项目“蔓性千斤拔化学调控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为“桂科攻0718002-3-1”,属“砂仁等15种广西道地、主产药材育种及种养规范化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子项目。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应用多效唑可以改变植物内源激素水平、改善植物的光合特性、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及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的原理,以达到药材高产、优质及高产制种的目的。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建立蔓性千斤拔的化学调控体系,在确保药材无公害的同时,提高种子产量,为大规模蔓性千斤拔药材生产提供种源。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将多效唑(PP333)用于蔓性千斤拔制种。通过喷施多效唑后,测定蔓性千斤拔叶绿素、光合相关因素、内源激素、生理活性指标、农艺性状及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明确了多效唑对蔓性千斤拔植株和种子的POD、SOD、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作用和机理,明确了植株生理抗性得到提高,及植株的光合特性得以改善的原因;在提高种子产量的同时,提高药材产量和总黄酮含量;证实种子质量不改变、发芽率不低于对照组。总结了一套利用化学调控的方法提高千斤拔种子产量和药材产量的技术,此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生产出的药材中未检出多效唑残留。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经过3年的研究,已掌握药剂的施用浓度、使用时间和次数,形成了一套蔓性千斤拔种子高产制种技术。此技术易操作、易推广,适宜广西全区蔓性千斤拔生产。运用此技术生产的药材和种子质量均安全、可靠、可控,已通过大田验证,得到测试专家组的肯定和好评。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成果已在广西钟山县、全州县、荔浦县推广应用,并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存在问题:a、果实钻心虫的为害严重,由于有果荚的阻隔,许多杀虫药剂对其无作用,如防治不当或不及时,致使种子无收。B、千斤拔根深,采收困难,今后应在品种选育或栽培基质方面加以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