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42981]田间开放条件下人工增温设施鉴定水稻高温结实性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是2012年江西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20122BBF60131。 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成果应用于水稻安全生产。 通过项目实施,提出了一套在田间开放条件下,利用自主研发的人工增温设施鉴定水稻品种高温下结实能力的有效技术,用以筛选高温下结实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应用于大田生产,以应对气候异常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本成果技术原理:使用人工增温设施,对生长在田间开放环境下,处于抽穗扬花阶段的试验水稻品种和对照品种进行高温处理,成熟期收取高温条件下抽穗扬花的稻穗并考察其结实率。以结实率为指标,以高温结实能力好和高温结实能力差的对照品种为参照,判定试验品种的高温结实性强弱。 2、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创制适宜于田间开放条件下水稻品种高温结实性鉴定的简易人工增温装置。在田间开放条件下,当田间自然温度低于37℃这一高温处理所需要的温度条件时,使用增温设施可以使近装置一定范围穗层温度提高5℃以上,满足试验所需高温条件。 2)创建田间开放条件下的,基于人工增温设施的水稻品种高温结实性鉴定技术。可克服分期播种鉴定方式的完全倚靠偶遇高温条件的问题和人工气候室鉴定方式的试验空间狭小、试验样本小、试验环境非自然状态的缺陷,可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3)提出国内首个“田间开放条件下人工增温设施鉴定水稻品种高温结实性技术规程 (草案)”,用以规范试验操作,实现鉴定试验规划、操作、品种评价的标准化。 4)可实现较大批量水稻品种的高温结实性鉴定与品种间比较。 3、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作用意义 本项目成果技术成熟,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品种高温结实能力的鉴定与筛选,品种选育单位和种子管理部门将其应用于评价和筛选水稻新品种,可以减少品种推广的盲目性,避免耐高温能力差的品种用于大田生产,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效益巨大。 项目单位可利用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试验设施、技术力量,建立水稻品种高温结实能力鉴定基地,承接省内外品种选育单位和种子管理部门的品种鉴定任务。 本项目成果还可应用于水稻育种材料和其他作物的相关试验。 人工增温装置田间使用时需加强漏电保护。在目前升温效果下,宜在试验地高温季节田间气温达到32℃以上时,才能够在穗层形成37℃以上的高温,满足处理要求。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