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属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领域。 本项目率先在国际上研究高分子熔体的降解动力学,提出了基于分子松弛时间和疲劳破坏的聚合物熔体超声反应机理,在挤出和注射的剪切流场上叠加超声振动场强化其物理化学作用,利用高分子熔体的声化学反应实现了共混复合体系的原位增容和聚烯烃的功能化接枝反应;利用超声物理振动作用促进高分子链段运动实现了难加工聚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成型加工以及聚合物制件融合缝强度的超声增强。丰富了高分子声化学反应理论,为高分子共混复合体系在加工成型过程中的原位增容和聚合物的功能化接枝共聚反应提供了新技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本项目已在国际上本领域的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5篇,SCI他引514次,总引用686次。获5项中国发明专利,已转让2项发明专利。 我们的论文被高分子领域最权威杂志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影响因子26.932)的两篇综述(2008,33,1119-1198;2014,39,891-9205)正面引用4次,504次详细报道我们在超声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和超声调控共混物结构形态方面的成果。 我们论文被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05, 206(24)选作为期刊的封面。 《Ultrasonic Analysis of the Moulding Process in the Thermoplastic Injection Moulding》(德国Verlagsgruppe Mainz GmbH Aachen 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书和瞿金平教授和郑安呐教授分别在《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丛书的《聚合物成型原理及成型技术》分册的第6章均正面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日本聚合物加工协会会长Mitsuyoshi Fujiyama博士、加拿大高分子物理和纳米材料研究首席科学家、LAVAL大学化工系M. Bousmina教授、加拿大工业材料国家研究院国际知名超声检测专家、高级研究员Jen博士认为我们是国际上本领域研究的核心小组。 于2006年12月18日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验收。验收意见是:将超声辐照引入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过程,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降粘、增容和接枝,提出了相关机理。研究成果特色突出,富有创新性,丰富了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基础理论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