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43234]电动微型客车用铅酸蓄电池6-EVF-100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电池充电器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目前, 电动汽车的节能环保优点, 使其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进步, ,国家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以及关键部件技术,但由于目前配套电池技术由于存在着性能、安全性、成本等诸多问题,还不能够支撑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铅酸电池作为现阶段成熟的动力电源,在区域短途电动车辆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有客户开发出了一种微型客车,运行在城乡结合部,也可改装用于邮政短途送件。该种车型采用144V系统,电池容量为100Ah,本项目中的电池即为该类车型设计研发,并被列入2013年度浙江省新产品试制计划(编号2012D60SA510209)。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 ①、本项目开发的蓄电池,采用胶体电解质体系,胶体浓度提升到5%以上。电池制成成品电池后,电解质形成凝胶状态。随着电池的使用期延长,其凝胶的强度也越来越强。 ②、采用胶体电池专用安全阀,调低了开闭阀压力,保证排气通畅。安全阀中设计了当酸结构,材质选用了憎水好的pp材料。 ③、板栅采用铅钙系合金,在板栅的设计上适当降低了合金用量,增加活物填涂量,保证电池的容量不因采用了弄胶体电解液而降低。 ④、电极配方采用内化成电池配方,优化红丹的用量,平衡循环寿命和化成效果的关系。改善了负极的碳材料。正板采用了高温固化工艺。 ⑤、采用PVC-SiO2符合隔板,耐高温变形,并可保证电池寿命期间电解质离子传到通畅,进而保证电池在使用期间内阻始终保持较低水平。 ⑥、电池采用生极板组装,采用一次性灌胶化成新工艺。将稀硫酸和胶体分别配制完成,冷却到15℃以下,通过剪切配制成所需电解液,通过真空法快速加入电池中,而后进行电池化成。 2、技术指标 ①、容量:3次以内达到105%C3以上; ②、比能量:3hr重量比能量,≥35Wh/Kg; ③、循环寿命:100%DOD循环次数大于600次; ④、大电流放电:1C3(A)放电到1.50V/格,≥50min; ⑤、低温容量:-20℃以I3(A)放电到1.40V,≥65%C3。 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创造性 项目技术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取得查新报告(20142107010464),结论为:项目方采用“四充三放”的胶体电池充电内化成工艺。首次充入电量为额定容量的7.5到8 倍,确保了电池正极板化成均匀、熟透,解决了正极板的白花现象;采用胶体电解质的“即配即灌”工艺。其特点是采用一种蓄电池灌胶机,配胶时,对准确计量的稀硫酸和水混气相二氧化硅胶体施加一个高强度的剪切,使其快速混合均匀,成为符合灌注要求的电解液;灌胶时采用抽真空装置将电池抽成负压,然后顺利将胶体电解质均匀注入电池;电池外壳采用了防油型ABS材料,在ABS材料中添加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保证了电池壳强度,同时提高了电池壳耐有机溶剂的能力,有效防止因刹车油、清洁类有机溶剂等污染电池外壳造成的开裂。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与良好应用价值。 2、先进性 2014年12月20日,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组织了科技成果鉴定会,形成鉴定结论为:项目自主研发了高浓度胶体电解液内化成技术,采用胶体电解液“即配即灌”、“四充三放”工艺,精确控制单体电池中酸量,提高了电池均一性;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添加高比表面积碳材料,改善了电池负极的耐不可逆硫酸盐化能力;开发了防油型ABS塑壳,增强了电池壳耐有机溶剂能力。产品在电池制造工艺及材料配制上有创新,相关技术已获发明专利1件,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 四、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 1、技术成熟度: 本项目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抽样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浙江省绿色动力电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浙质检(Z2014)字第0040号)进行了测试,主要性能指标优于《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QC/T 742-2006)行业标准。 2、适用范围:产品适用于电动微型客车配套电源,有效解决了低速短途新能源汽车产业缺少优良动力电池产品难题,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五、应用情况 1、本产品经无锡金沙田、浙江立通等用户试用得到了良好的反映,市场竞争力强,为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项目执行期内,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10万元,净利润202万元,税收83万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