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20世纪80年代前,世界各国的香菇、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的人工栽培都是以林木资源为原料。1970年,福建省林业部门对采用壳斗科阔叶树进行段木栽培香菇曾提出异议。 1971年,为了解决香菇生产原料问题,本发明人提出用野生资源极为丰富的芒萁、五节芒等野草来代替阔叶树生产香菇的设想。1983年开始以草本植物代替阔叶树栽培香菇等食用菌的实验,并于1986年10月,首次获得成功。 灵芝是药用菌之首,俗称菇王,是古今中外最著名的药用菌。1983年以前,灵芝人工栽培的方法主要有杂木屑栽培和段木栽培,段木栽培又分长段木和短段木栽培。这些都是以林木资源为原料的栽培方法。1987年本发明人开始利用芒萁、五节芒、类芦、斑茅、菅、象草、巨菌草、芦竹等高大的草本植物—菌草栽培灵芝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菌草不仅可以完全代替林木资源栽培灵芝,而且出芝快、周期短、产量高,所产的灵芝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由于菌草栽培灵芝具有无污染、质量好和可持续发展的优点,这是今后灵芝生产发展的方向。 本发明为用菌草代替阔叶树栽培灵芝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已在福建省、宁夏、新疆以及日本、莱索托、南非等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