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针对解决化疗药物对人体正常组织具有极大副作用的问题,我们采用新型碳纳米材料,制备了基于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SWNTs)的肿瘤靶向性及肝靶向性的抗肿瘤药物载体。首先制备了高水溶性胺盐修饰带正电荷的SWNTs。然后通过非共价键功能化方法将荧光标记的DNA负载在其上,相比未功能化的SWNTs,DNA的负载效率高达4倍多。再用氨基聚乙二醇修饰的磷脂分子与具有肿瘤靶向性的叶酸或具有肝靶向性的甘草次酸分子通过酰胺键连接,用其包裹荧光标记的DNA和SWNTs复合物,得到既具有肿瘤靶向性或肝靶向性又具有示踪功能的双功能化SWNTs,实验表明该功能化SWNTs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同时采用非共价键功能化方法将抗肿瘤药物盐酸多柔比星(DXR)高效负载在SWNTs上,再用同样的方法将甘草次酸修饰的磷脂分子包裹负载DXR的SWNTs,制备出一种低毒高效的肝靶向化疗药物载体,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表明该功能化的SWNTs没有显示生物毒性。该方法主要创新点是利用多种功能化使SWNTs负载抗肿瘤药物并具有肿瘤靶向性;通过非共价键的方法负载药物分子,既保持了药物分子结构的完整性,又有利于释放;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磷脂分子包裹SWNTs和抗肿瘤药物,增加了SWNTs的生物相容性,并避免化疗药物在到达靶组织前对其它组织和器官造成毒副作用;所采用的功能化方法同样适合携带其它化疗药物,尤其适用于携带siRNA进行基因干扰治疗。我们还采用另一种新兴的比SWNTs更优越的碳纳米材料单层氧化石墨(GO)作为靶向性抗肿瘤药物载体,制备了具有磁靶向性并高效负载DXR的功能化GO,该材料显示了pH响应的可逆磁场行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制备具有肿瘤靶向性的其他药物分子的碳纳米载体材料奠定了基础,具有潜在的临床用价值。在本项目资助下,发表了七篇SCI收录论文和一篇国内会议论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