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主要内容 全面开展山杏的资源清查、分类和评价,建立山杏种质基因库; 通过出仁率、杏仁产量、单仁重、杏仁整齐度等为优质指标,以开花量、完全花比例、座果率、产果量、出仁率等为丰产指标,在山杏主要分布区大范围的选择优质丰产优株; 以开花时期和花期幼果期受晚霜危害程度为指标, 选择晚花、花期和幼果期抗冻类型, 选育抵御晚霜优株。 通过多点高接建立优树园,从授粉生物学、抗逆性和果实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鉴定,决选出山杏优良无性系用于繁殖推广和育种。 2、技术关键 在开花期和结果期进行选育。 晚花单株的选择。在同一林分同一立地条件下,与其它80%已达盛花期的植株相比,晚开花6d以上的单株(开花物候的观察以开花时期晚花最晚比对照晚6d指标,参照韩玉芬等(2007)的方法进行。始花期(全树有5%的花开放),盛花期(全树有50%的花开放),终花期(全树有95%花的花瓣脱落) ),产量高于赤峰市平均亩产量。 丰产优株选择。通过优株与8株对照株的产量对比及单株杏核鲜重、出核率、出仁率的等经济性状为指标进行初选、复选、决选优质丰产优株。 选择技术:初选包括群众和地方技术员报选和专业人员评选相结合的预选和踏查两种途径:踏查时将按山杏群体的地形分布,在当地技术人员的指引和配合下全面调查,对可能符合要求的预选单株标记编号。在连续两年观察的基础上根据选育目标确定复选优株。 山杏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花期的观察、自花授粉特性和异花授粉特性研究,关键在严格控制授粉条件。 3、项目成果交付的形式及数量: 选育晚花植株6株,丰产优株5株,优质植株2株,总结赤峰地区山杏种质资源现状,收集62份种质,营建100亩对照试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