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资源投入型增长方式已经无法持续,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经济更为可行。而就目前而言,科技对于经济的增长的推动不太明显,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科研成果少,而是因为它们没有实际应用到社会经济中。普通高等学校占有我国最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如何发挥好这些人才的潜力,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更多的为社会经济做贡献,是目前需要解决难题。在我市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型城市、智慧广州,引领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我市高校众多,人才聚集,科研力量强大的优势,促进广州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市科协、市科信局委托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科技专家开展“广州地区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孵化机制创新研究”,进行了专题调研。 本课题针对广州地区经济发达,高校聚集,光电产业发展较快的特点,项目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了关于广州地区高校和光电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情况。从协同论的视角出发,通过与国内外成果转化机制的比较,以及四所典型高校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关于广州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关于机制体制改革的咨询建议。项目创新性如下: 1)从协同论出发,从内、外协同效应角度分析相关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孵化过程中协同要素; 2)以广州地区高校成果转化现状作研究,提出探索性方法和建议; 3)以广州地区光电技术支持产业之一为案例,研究政产学研、区域创新模式; 4)提出了成果转化模式新思路,并尝试实施和跟踪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案例分析。 本课题取得的成果包括调查报告1份、分析报告1份、咨询建议1份、撰写论文1篇,完成了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中的任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