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人参是吉林省及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吉林省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人参在生产中常遭受多种病虫害的危害,目前已知的病虫发生种类可达40种以上,严重危害的种类主要有人参黑斑病、灰霉病、疫病、苗期根病、菌核病、锈腐病、地下害虫等,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2~3亿美元。目前,参农在防治人参病虫害时使用的农药种类和方法并无科学依据,普遍存在盲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施药种类不合理,使用次数过多、剂量过高,以及使用时期、使用方法不科学等现象,最终不仅导致人参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反而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吉林省甚至我国人参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及产业效益。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对人参病虫害防治的药剂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人参安全生产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程和用药标准。《人参安全生产植保技术规程》这一标准的制定是在大量室内药剂筛选以及田间药效试验和农药残留检测研究基础上,结合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针对人参种植过程中不同生育期发生的病虫草害种类,提出的综合防治措施,形成的标准,该标准中规定了人参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对象及防治原则、土壤处理、种苗处理、育苗及移栽、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填补了国内人参生产植保技术规程的空白。该标准的制定以承担的2010年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人参安全优质生产植保技术规程》及吉林省2010~2012人参专项基金《人参农药使用标准及残留检测方法》科研成果为技术基础,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该标准用于生产中,对人参安全生产过程中主要病虫草害的科学防治、人参病虫害防治药剂的规范化使用,提高我国人参病虫害的防治水平,降低人参上的农药残留,提高人参产品的质量,最终实现我国人参安全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