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EB病毒作为第一个被报道可以编码miRNA的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研究所李欣教授课题组首次发现EB病毒编码miRNA能越过物种界限直接调控人体重要抑癌基因以及下游多条信号通路,在鼻咽癌的生长、增殖、转移、EMT及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一系列体外(transwell小室、boyden小室)实验、体内(肝包膜注射)实验及干扰回复实验证实EBV-miR-BART7-3p的确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同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western blot、IHC检测,第一次证实 EBV-miR-BART7-3p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的EMT。我们首次发现并证实EBV-miR-BART7-3p能够特异靶向人类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通过调节PTEN/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而增强转录因子snail和β-catenin的表达及核聚集,进而促进鼻咽癌细胞的EMT和转移。 更有意义的是,我们首次发现并证实EBV-miR-BART7-3p能够特异靶向人类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PTEN,通过调节PTEN/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而增强转录因子snail和β-catenin的表达及核聚集,进而促进鼻咽癌细胞的EMT和转移。我们还发现,EBV-miR-BART7-3p可以导致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异常,这个病毒编码的miRNA 通过影响PTEN/PI3K/Akt信号通路而上调转录因子c-Myc 和 c-Jun的表达,进而影响一系列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最终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及肿瘤形成。 鼻咽癌是两广地区所特有的恶性肿瘤,转移早和易复发是其主要发病特点。EB病毒基因组能编码85种基因,但在鼻咽上皮的潜伏感染过程中仅表达极少数的潜伏膜蛋白和核蛋白,从而有利于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抑制。我们的研究揭示:编码大量miRNA可能是病毒既能逃过宿主免疫监视又能有效地发挥促癌作用的一种新机制,这一新观点的提出将为鼻咽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突破口。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在Oncogene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在Oncotarget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申请发明专利1项;(专利正在受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