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重庆地区樱花抗衰弱保护技术研究》为重庆市城市管理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园科字2017第(5)号,项目总经费12万元,其中市城市管理局拨款8万元,自筹经费4万元,项目起止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12月。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通过调查重庆地区樱花大树衰弱情况,主要指标包括开花量、花枝量、叶量、新生枝条长度、叶片大小、创伤情况、枯枝枯叶比例、病虫害情况等数据资料,分析导致衰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樱花土壤性状、根系生长情况、创伤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抗衰弱保护的具体技术研究,总结一套樱花大树综合保护复壮技术。 性能指标:通过资料收集、外业调查、数据分析等研究,摸清了重庆地区衰弱樱花的种类主要是日本晚樱,衰弱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质量差、高温极端天气胁迫、枝干溃疡病危害及钻蛀性害虫危害;开展了衰弱樱花大树土壤改良、根系复壮、创伤修复、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以土壤改良、根系复壮、创伤修复、病虫害防控技术及其他管护技术措施为基础的樱花大树抗衰弱保护技术;正式发表科技论文2篇;小面积的试用结果表明每年可降低更换补植成本0.56~0.59万元/亩。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首次系统开展了重庆地区樱花大树衰弱情况调查及衰弱原因分析,摸清了樱花大树衰弱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质量差、高温极端天气胁迫、枝干溃疡病危害及钻蛀性害虫危害;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总结了一套以土壤改良、根系复壮、创伤修复、病虫害防控技术及其他管护技术措施为基础樱花抗衰弱保护技术。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成果技术基本成熟,小范围试用效果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株的正常生长,减轻和延缓树势衰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适用于樱花植株的抗衰弱保护工作,也可作为其他植物抗衰弱保护的技术参考。成果技术涉及的措施和材料无环境污染,安全可靠。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项目成果技术在垫江县、万盛经开区和重庆南山植物园进行了小范围试用,每年可降低更换补植成本0.56~0.59万元/亩。 存在的问题:由于樱花抗衰弱保护工作涉及土壤改良、根系复壮、创伤修复等周期较长,病虫害防治持续时间久,因此技术措施完成后短期效果不够明显,建议后续研究工作中继续加强野外调查监测,收集更多、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基础数据资料和保护技术资料,更好地完善樱花抗衰弱保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