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气管切开术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衰竭的重要抢救措施,但同时存在许多并发症及危害。当患者病情好转,充分恢复自主呼吸后,需尽快拔除气管套管。在拔管前需要先试行渐进性封管,先实行半封管2-3天,再进一步全封管3-4天,观察患者封管过程中无胸闷、憋气等后才可考虑拔除气管套管。在国外,临床上使用与气管套管配套的封管器具,如气管造口帽、拔管塞等。但国内目前并没有配套的封管器具,临床运用的封管材料各式各样,如棉签、皮塞或小木塞等,以上传统的封管材料存在以下缺点:(1)、制作繁琐且不美观;(2)消毒不方面,固定不牢固,咳嗽时易脱落,同时存在掉入气管窒息的风险;(3)封管过程不便于氧气吸入;(4)不利于实现由半封管到全封管的分步式封管进程。 本研究成果气管切开封堵器能有效弥补传统封管器的不足,具有以下优点:(1)该装置使用透明材料,可观察气道口有无痰痂、痰液聚集等,便于及时吸痰,防止痰堵气道。(2)该装置根据气管切开套管的各种型号设置不同规格,可以与不同型号的气切套管口紧密连接,不易脱落,避免传统材料封管过程随着患者咳嗽脱落,或出现的材料误吸入气道,甚至引起窒息危及生命。(3)该装置不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若患者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痰堵等,可立即拔除堵管装置,瞬间实现开放气道,预防窒息。(4)该装置设置有氧气管口气道湿化口及旋转式封堵口。在封管过程中不仅便于实现吸氧及气道湿化,还可以在临床上实现渐进性封管,有利于呼吸的恢复,最终实现早期拔除气切套管的目的。 能缩短带管时间,改善封管过程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安全性,最终实现提高患者封管及拔管的成功率,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