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是计划外的自选项目。 1998年,省林业厅在祟阳县建立雷竹基地,占地20hm2(2002年省林业厅划分给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工作人员与祟阳县林业局、崇阳县竹产业化办公室,在祟阳县进行雷竹、早竹品种引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2004年5月11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祟阳县林业局、崇阳县竹产业化办公室正式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依据协议有关条款于2004年7月将”丘陵岗地雷竹良种筛选“立为院级重点科研课题(鄂生态院字〔2004〕60号,2005B02),予以重点扶持,研究经费3.5万元。2011年11月,湖北省林业厅将”丘陵岗地雷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列为林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鄂林科〔2011〕380号,HLK2011005),予以重点扶持,研究经费50万元。本项目由这两个项目整合而成。 1、引进了雷竹、早竹品种12个,并建立竹种园20hm2。 2、筛选出优良品种细叶乌头雷竹,其早出性、丰产性、品质指标、抗逆性超过其它参试品种。 3、研究出与细叶乌头雷竹相配套的早出丰产栽培技术。 4、建立示范基地14.67 hm2,竹笋产量达到1450㎏/667m2,增幅为67 %建立配套的细叶乌头雷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了雷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引进了雷竹、早竹品种,建立鄂东南雷竹品种资源圃。 2、筛选出的细叶乌头雷竹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适合湖北低山丘陵生长。 3、系统地研究了细叶乌头雷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在湖北地区首创以稻草+谷壳(1︰2)为雷竹覆盖材料的双层覆盖技术。建立了雷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制定了雷竹早出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4、建立示范基地,竹笋产量增幅为67 %,对鄂东南雷竹种植及雷竹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处于成熟应用研究阶段,可以应用于鄂东南丘陵岗地地区发展雷竹种植业,拓展湖北省雷竹产业发展的战略空间。 本项目为农业种植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会带来生物入侵等负面影响,是安全的。目前,细叶乌头雷竹在崇阳县内推广0.33万hm2、省内23县市0.6万hm2,湘、桂、赣、渝等省市从祟阳引种0.67万hm2。建立示范基地14.67 hm2,竹笋产量达到1450㎏/667m2,增幅为67 %,创造产值1358442元,纯收入达1021032元。目前,雷竹鲜笋(菜笋)价格的不断上升和雷竹笋用林可观的效益,各地纷纷引种栽培雷竹。进一步加强雷竹品种收集,收集更多的雷竹品种资源。继续开展雷竹良种筛选,选出中、晚熟品种,做到大面积栽植时,早、中晚熟品种并栽,可错开采笋期,延长竹笋加工期。另外,随着雷竹林覆盖栽培年限的增加,雷笋产量逐年下降。还需进一步探索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丰产技术,找出减产的原因,并提出持续丰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