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成果重要性概述 我国杨树人工林由于长期实施连作经营,林地生产力持续下降。该成果在系统研究杨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林地生产力长期维护技术措施,对实现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分析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挪威、印度、法国、澳大利亚、前苏联等相继报道了第二代及第三代人工林生产力下降问题,大都涉及针叶林。国内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涉及树种主要集中在杉木、落叶松、柳杉等针叶人工林上,但针对人工阔叶林地力衰退和地力维护研究还少有报道。该项目采用时序研究法与回溯研究法相结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野外调查和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现象、特征、机理和解决措施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机理与地力维护技术,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在杨树人工林建设和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成果的技术关键、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关键:多代连作杨树人工林的地力衰退机理和林地长期生产力维持。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首次对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从现象、特征、机理和解决措施等进行全面研究;初步探明了地力退化的机理; 2、深入阐明了杨树多代经营地力衰退与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累积的关系; 3、完成了杨树人工林地酚酸类物质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筛选出4株高效降解菌, 4、提出了提出先进、实用、经济、高效的防治杨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维护林地长期生产力的技术措施。进一步丰富工业人工林定向培育的技术体系。 5、培养硕士5人,博士1人,发表论文9篇。 四、成果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先后建立了一批中试线和示范点,其中在莒县赵家廿里村,100亩;国有单县大沙河林场,220亩;国有宁阳高桥林场,300亩。示范点带动了在周边地区对项目成果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其连作杨树人工林林地的生产力水平,仅木材收入,每年可增加产值10亿元,同时还有效增加了森林覆盖率,促进了林农增收,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成果推广前景分析 多代连作人工林的地力衰退和林地长期生产力维持技术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项研究所提出的林地生产力维护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杨树人工用材林建设中,会产生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已建立了多代经营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技术示范林,并已通过多种方式对新技术进行了宣传和推广,通过示范基地和示范林的辐射带动,以点带面,将逐步扩大示范范围和面积,最终示范推广到全部多代经营杨树栽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