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针对国内典型地区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多回并行“窄通道”运行现状,通过理论和实际研究,确定窄通道内多回线路各种运行方式下线路暂态、稳态感应电压及相互影响程度,提出带电和停电作业要求下安全检修方式和方法;确定了“窄通道”内无人机、直升机、机器人与人工配合协同精细化全景巡检方式和方法,制定了巡检方法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研制了适用于超、特高压线路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检测、棒瓷绝缘子卡具、特高压交直流验电器、直流合成场检测仪等检修(检测)作业相关工器具,解决了“窄通道”内交直流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技术难题。 依托本项目的研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EI核心1篇、中文核心3篇),形成专著1项、电力行业标准1项、省公司企业标准6项。 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1000kV淮上线、±800kV复奉线、锦苏线、±500kV葛南/林枫线窄通道内的运行检修和带电检测等工作,应用成果显示了所采取的感应电压安全防护对策合理有效,为线路检修(测)作业提供了有效的安全技术保障;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与人工协同的精细化全景巡检模式,克服了超、特高压多回并行线路空间狭小、线路密集、设备众多等不利条件,提高了线路巡检工作效率和缺陷识别能力;针对性研发的5种(共8套)检修作业工器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线路检修作业的实际问题。 项目研究成果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解决了特、超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多回并架运行检修的重大技术难题,提高了安全运维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