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开展了综合能源系统园区功能划分分析,提出了一种考虑地域、环境协调兼容性以及适应当地的负荷分布的产城融合型城市能源互联网能源供给侧规划布局,并对北辰园区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产城融合性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过程,建立了城市能源互联网设备—单主体—多主体分级系统模型 通过阐述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论证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能源互联网的兼容性;以参与能源互联网系统运营的独立经济体为适应主体,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框架下能源互联网设备—单主体—多主体分级系统模型框架;揭示了从当前能源系统向产城融合能源互联网演化发展的整体演化过程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2、从园区用能成本和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提升的角度,应用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Karush-Kuhn-Tucker Conditions,KKT)和确定性优化方法,实现了热电比可调模式的产程融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 基于能量枢纽的区域产城融合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缺乏对能量枢纽内热电联产组热电比可调的考虑,建立双层优化模型,构建能量枢纽机组内部能效特性与外部资源分配的关系。模型通过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将双层优化转化为单层优化进行求解。 3、从产城融合的视角,分析城市能源互联网冷、热、电、气供给需求统一协调问题,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中综合需求侧响应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综合需求侧相应实施的关键技术、协同优化机制、市场运营机制以及综合效益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未来能源互联网中综合需求侧相应的关键问题。 课题研究成果在天津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中获得工程应用,较大程度提高了相关项目的供能可靠性和节能降耗水平,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