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构建了基于成分分解与模糊聚类的用户用能时空特征概率多场景分层分区聚合模型,实现了用户侧可用资源的100%整合,发现考虑负荷聚合体对负荷曲线进行优化调度是一项有益措施;提出了基于皮尔逊系数的影响因素关联规律量化分析方法,实现了多源数据之间相关性的量化计算;发明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深度学习网络的中短期用能曲线化预测技术,负荷预测精细度提升10%。 提出了基于关联矩阵的配用电网络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性快速评估方法,提升了评估效率,形成了适用多元化用户需求场景的配用电一体化系统典型供电方案,实现了配电网规划对用户接入配套工程和低压电网工程的全覆盖。 构建电网动态可开放容量容量评估模型,提出匹配用户需求时空分布的配用电网络多阶段动态规划与灵活校正技术,通过开展主变与下级电网的协调优化研究工作,使得区域供电能力水平较传统规划相比提升了约84MVA,提出工程分区聚类与时序优化方法,实现用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停电损失最小的目标,节约用户投资40%-50%,同时节约电网投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