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课题经过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的三年研究,全面开展了城市空气污染的分析与诊断技术、排放源管理技术、城市空气质量的综合调控技术、城市空气污染控制的费效分析与评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过程的监控技术和评估方法以及燃煤电厂汞排放特征与排放清单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为:(1)编制了《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建议草稿);(2)编制了《城市空气质量模拟、预报模式技术指南》(建议草稿);(3)提出了“关于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标准的建议”。 (1)《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建议草稿)该指南主要针对应如何制定改善我国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的行动方案而编制。通过分析不同城市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特别是通过剖析典型城市的污染状况和成因,构建完整的典型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技术体系,为典型重污染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空气污染类型的初步识别;城市空气污染的分析诊断;空气质量目标及污染物削减量的优化分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设计和比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方案保障措施。该指南的编制为重污染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成套的关键技术方案,对重污染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城市空气质量模拟、预报模式技术指南》(建议草稿)该指南规定了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预测和模拟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提出了我国城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及要求,大气环境模拟、预报推荐模式。通过对典型重污染城市空气质量的模拟分析,深入了解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变化规律、主控因子以及重点贡献源,提供了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有效评估方法,对于全面提升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关于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标准的建议”该建议提出了《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标准》修订的原则和总体思路及主要技术内容,同时分析了国外相关标准的内容,也给出了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以及实施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通过相应分析,也规定了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控制阶段和排放限值以及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汞的采样和分析方法。该建议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分阶段的燃煤电厂大气汞允许排放限值,并对不同阶段的排放限值进行了达标排放技术分析;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燃煤电厂大气汞的采样和分析方法,通过我国火电装机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开展了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此外,课题研究基于空气质量模拟和臭氧敏感性实验的结果以及排放源管理、空气质量综合调控和空气质量改善过程的监控和评估方法,就乌鲁木齐、抚顺、广州三个示范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形成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技术方案。 课题还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4篇,2套软件获得著作权,参与编制完成著作《焦炉炼焦除尘》,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