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①、课题来源于背景 高精度线切割机床的锥度装置主要采用三个分别沿X轴、Y轴、Z轴方向布置的丝杠导向并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的定位,例如,线切割机床用锥度头 Z 轴垂直升降机构(授权公告号:CN 103084679 B),其利用丝杠的转动转化成Z轴方向的垂直运动,并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定位。 锥度装置为线切割机床中的核心部件,目前已被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掌握并实现垄断,现有锥度装置需要X轴、Y轴、Z轴方向布置的丝杠联合驱动才可以完成在空间内的定位,对于丝杠的精度要求极高,并且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存在的配合关系较多,对于安装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②、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本项目提供了空间立体锥度装置,其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下端部还固定设置有单面引导装置a,安装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导线孔a,安装板连接三个定位机构的驱动端,三个定位机构的悬置端部连接双面引导装置,钼丝自导线孔a引入后穿过双面引导装置、单面引导装置a,定位机构用于调整双面引导装置在空间内的位置,双面引导装置与单面引导装置a之间的区域为加工区; 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板的驱动电机b、与安装板铰接的连杆a、与连杆a悬置端铰接的连杆b,驱动电机b与连杆a之间还设置有传动机构a,驱动电机b的输出端连接于传动机构a的主动件,传动机构a的从动件连接于连杆a与安装板的铰接处,驱动电机b提供动力, 可实现连杆a可绕与安装板的铰接位置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连杆b的悬置端铰接于双面引导装置,三个连杆a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列于安装板四周,三个连杆b与双面引导装置的铰接位置沿双面引导装置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列; 双面引导装置,包括引导支撑体b、安装于引导支撑体b的驱动电机c,引导支撑体b内还安装有与之活动连接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b,驱动电机c与转盘b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c,驱动电机c连接于传动机构c的主动件,转盘b连接于传动机构c的从动件,转盘b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架b,转盘b下端面安装有安装架c,安装架b上安装有可绕自身轴线在竖直平面转动的导轮b,安装架c上安装有可绕自身轴线在竖直平面转动的导轮c,转盘b的中心处安装有与之共轴线布置的通孔,导轮b、导轮c的引导方向穿设于转盘b的中心处的通孔,并且导轮b、导轮c对称布置于转盘b的两端;驱动电机c提供动力,可实现转盘b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驱动导轮b、导轮c随转盘b同步转动; 单面引导装置a,包括引导支撑体a、安装于引导支撑体a的驱动电机a,引导支撑体a的中心处设置有导线孔b,引导支撑体a内还安装有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盘c,转盘c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导线孔b共轴线布置的通孔,转盘c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安装有与之固定的安装架a,安装架a上安装有可绕自身轴线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导轮a,驱动电机a与转盘c之间安装有传动机构d,驱动电机a连接于传动机构d的主动件,转盘c连接于传动机构d的从动件,驱动电机a通过传动机构d的传动并驱动转盘c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导轮a的引导方向穿设于导线孔b、转盘c的中心处的通孔。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提供的空间立体锥度装置,其利用单面引导装置a在空间范围内发生的位移以及与双面引导装置的配合完成电极丝的锥度调整,单面引导装置a在空间范围内可实现任意点位的移动,当双面引导装置在空间内的位置发生调整时,双面引导装置与单面引导装置b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钼丝的弯曲方向随之发生更改,为此,驱动电机d驱动蜗杆c、涡轮c、安装架d、导轮d发生偏转并适应钼丝的弯曲;从而使得电极丝的锥度调整范围更大,并且控制的精度更高,使得最终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也更高。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为进一步的提升锥度装置的精度,并且降低锥度装置的生产、安装成本,本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精度高、并且便于电极丝运丝的空间立体锥度装置。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门于2017年5月成立“空间立体锥度装置”研发小组,并于2017年12月研究结束;2017年05月09日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了由朱文祥发明的名称为“空间立体锥度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且于2017年12月01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权证书,其专利号为:ZL201720503148.6。 本项目提供的空间立体锥度装置,其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尚未发现有任何的安全隐患。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暂未大批量应该,待推广。 ⑥历年获奖情况 暂未获奖。 ⑦成功简介要向社会公开 该成果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实用新型专利,并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