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46036]杭州、苏州、宁波对外招商引资竞争力比较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杭州、苏州、宁波三市招商引资概况 1.杭州的招商引资概况 到2002年底为止,杭州市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5251个,总投资达15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外商涉及服装、电子通信、机械工业、纺织、食品、化学工业、电子机械、塑料制品等62个行业;有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杭投资;来杭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7个。外商投资对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市目前三分之一的财政、50%以上出口来自三资企业,三资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全市的18%。2003年1-11月份杭州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56家;合同利用外资达15.86亿美元,同比增长90.5%,实际利用外资达6.86亿美元,同比增长50.3%。 2.苏州的招商引资概况 至2002年末,苏州市协议利用外资523.69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1.54亿美元。苏州的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全市税收的38.5%。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6家先后在苏州投资兴办了215个项目。2003年1-11月份,苏州合同利用外资达11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实际利用外资达6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4.4%。 3.宁波的招商引资概况 宁波市利用外资呈现出大项目多、外商独资多、增资扩股多的特点。到2002年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6863家,总投资213.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36.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1.3亿美元。全球500强企业中有30多家在甬投资;全国已开设外资银行营业机构200余家,而浙江省仅有的3家集中在宁波;世界排名前20位的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已落户宁波港。2003年1-11月份,宁波合同利用外资达31.71亿美元,同比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达15.12亿美元,同比增长54%。 二、杭州、苏州、宁波三市招商引资水平比较 1.总体情况比较 从至2002年底的累计情况来看,杭州市与苏州、宁波两市的差距相当大。杭州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46亿美元,仅为苏州的16.34%,宁波的75.04%;合同利用外资金额杭州为苏州的16.80%,宁波的64.66%。每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引进项目大小的平均情况,其中苏州为337.58万美元,宁波为89.28万美元,杭州为87.60万美元。 2.外商投资规模与速度比较 根据2002年统计新口径,杭州引进外资取得了较大进步,项目签约数增长21.5%,特别是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涨幅达到了50%左右,增长速度与宁波接近,但总量上大大落后于苏州和宁波,实际利用外资额为宁波的41.85%,苏州的10.84%。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苏州市2002年引进外资签约数增长速度将近杭州的4倍,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增长速度是杭州的近3倍,说明杭州与苏州这样的引进外资差距越来越大。 3.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经济运行水平比较 (1)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 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GDP贡献率分别为,杭州5.70%、苏州17.21%、宁波3.45%。杭州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大小于苏州的比率,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潜力较大。 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分别为,杭州15.50%、苏州39.92%、宁波12.41%。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占本地工业的比重杭州略高于宁波,而与苏州相比,杭州工业的外向性不强。 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比率分别为,杭州18.42%、苏州36.55%、宁波8.66%。杭州市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利税水平相比其产值规模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产值比重与宁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利税比重要大大高于宁波,进一步证实了杭州市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效益较高。 (2)利润水平 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利润率分别为,杭州9.40%,苏州4.85%,宁波6.74%;资本利润率为,杭州10.63%,苏州5.56%,宁波6.13%;人均利润分别为,杭州4.43万元,苏州2.60万元,宁波1.90万元。可以看出,杭州市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水平较高,无论是产值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或人均利润水平都居三市之首,且相关指标超出其他两市较多,说明杭州引进外商资本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保证引资质量是今后招商引资工作需要继续发扬的优势。 (3)就业水平 解决地方就业问题,提高当地劳动力素质,是外资企业重要的功能之一。2002年全市外商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年平均就业人数,杭州为78996人,苏州为258172人,宁波市为88171人,杭州外资企业就业人数仅为苏州的30.6%。从其人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的比率来看,杭州为10.11%,苏州为24.61%,宁波为11.40%。从每个外商投资企业平均就业情况来看,杭州为256人,苏州为328人,宁波为219人。综合以上指标,可以看出苏州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力就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市。 4.规模以上港澳台投资企业经济运行水平比较 (1)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 规模以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GDP贡献率分别为,杭州3.47%、苏州6.89%、宁波4.11%。苏州的港澳台投资企业的GDP贡献率与外商投资企业差距较大,而杭州和宁波则相差不大。 规模以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分别为,杭州10.35%、苏州15.85%、宁波13.42%。显示三地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在总量上影响力比较接近,但也应该看到杭州、宁波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其总产值不及苏州的一半。 规模以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比率分别为,杭州9.66%、苏州14.18%、宁波10.59%。 (2)利润水平 三地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分别为,杭州6.76%,苏州4.76%,宁波7.64%;资本利润率分别,为杭州7.27%,苏州4.98%,宁波8.36%;人均利润分别为,杭州1.75万元,苏州1.45万元,宁波1.56万元。杭州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产值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均高于苏州相关指标,但在利润总量上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同时产值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略低于宁波。 (3)就业水平 2002年全市港澳台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年平均就业人数,杭州为97092人,苏州为180886人,宁波市131683人。除苏州外,杭州、宁波的港澳台企业职工人数高于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从其人数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的比率来看,杭州为12.43%,苏州为17.24%,宁波为17.06%。从每个港澳台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就业情况来看,杭州为235人,苏州为289人,宁波为249人。杭州的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的就业水平要低于苏州和宁波。 5.有关国家(地区)在杭州与苏州投资额比较 截至2002年底,杭州市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累计协议金额前5名的国家(地区)是香港、美国、日本、台湾、新加坡,苏州前5名是香港、新加坡、维尔京群岛、美国、日本。 两个城市吸引外资的总量具有较大的差距。前5名国家(地区)的协议投资总额,杭州仅为苏州的18.69%。排名靠前的投资国家(地区),在两市投资的差距也很大。例如同为第1位的香港地区,在苏州的协议投资为在杭协议投资的372.36%,在苏州投资列第5位的日本的投资额超过在杭州投资第1位的香港。虽然苏州排名前5的国家(地区)投资金额大大高于在杭投资的前5名,但在苏州投资最多的几个国家(地区)占当地外资总量的比重要低于杭州的水平,杭州前5名国家(地区)累计协议外资金额占所有外资合同金额的74.25%,苏州为59.77%。从所有外商投资的数据计算,每个项目的合同投资金额,苏州为374.57万美元,杭州为167.57万美元,杭州仅为苏州的44.74%,引进项目规模存在较大差距。 6.杭州、苏州、宁波利用外资增长情况比较 (1)近10年杭州、苏州、宁波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从最近10年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来看,杭州在引资总量和速度上都与苏州、宁波有相当的差距。杭州协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金额为宁波的68.42%,苏州的14.81%。从增长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最近几年,苏州和宁波的引资速度加快,不但在总量上超过杭州,而且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杭州发展速度落后于上述两市,近年的引资金额也与90年代初处于同一水平。 (2)近10年杭州、苏州、宁波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三市近10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的发展情况与协议利用外资情况相似。但实际差距要比合同利用外商投资小,杭州的引进资金总额分别为苏州的16.23%,宁波的74.32%。计算10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的平均值,杭州为4.4亿美元/年,苏州为27.13亿美元/年,宁波为5.92亿美元/年。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最近几年苏州和宁波的数据偏离平均值较大,杭州变化不明显,进一步说明苏州和宁波的引资速度要超过杭州。 但2003年1-11月,杭州引进外资取得了较大进步,相比去年同期,项目签约数增长51.50%,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涨幅达到了90.50%和50.30%。特别是合同利用外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苏州的23%和宁波的72%。但总量上仍落后于苏州和宁波,实际利用外资额6.86亿美元,为宁波的45.37%,苏州的10.77%。 三、杭州、苏州、宁波招商引资环境的分析 1.招商引资环境的共性分析 (1)区位优势相近 杭州、苏州和宁波都属于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自然环境舒适,相互之间具有便利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特别是跨海大桥建成后,车程都在几个小时之内。三个城市都能充分利用上海和宁波的港口资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个城市受上海经济、文化辐射的程度相差不大,使得其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区域范围内的同构性。 (2)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似性 作为工业化都比较成熟的地区,三个城市着力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生产经营成本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第一、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这些周边的核心城市转移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同时,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三个城市又重视发展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三个城市具有相似性。 (3)交易费用趋同 由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三个城市的创业、生活成本和其他对招商引资具有重要影响的交易费用,在竞争与制约因素的作用下平均化。因此,虽然当前某些招商成本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三个城市无论从土地、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资料,还是从生活环境、技术支撑等其他资源来说,都客观地存在价格和质量均等化的趋势。特别是土地价格和税收水平,由于竞争激烈,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贴本招商”。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被整体压低,地价与成本的缺口部分甚至需要财政来补贴,税收甚至违规从“两免三减半”发展到“七免七减半”、“十免十减半”。 2.招商引资环境的差异性分析 (1)招商引资工作的历史基础差别 历史基础的差异决定地方配套能力的差异。苏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展较早,被江苏省确定为应对入世先行区,在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度要高于杭州和宁波等城市,占据着一定优势。苏州吸引外资的产业链配套相对成熟,例如吴江经济开发区的外资企业90%以上是台资,90%以上是IT企业;杭州的教育特别是高教事业相对苏州和宁波要发达,人力资源配套的能力是吸引外资的潜力所在;宁波的侨务传统和港口发展是其不可替代的资源。 (2)辐射范围的差异 作为接受上海辐射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杭州、苏州、宁波各自的辐射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辐射范围涉及浙江全省,作为长三角南翼的主要城市,其与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