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随人口增长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已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公顷,10%的稻米遭受重金属镉污染。在人均耕地面积少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食用需求又不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成了迫切需要。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及科技厅资助下,项目组通过对浙江省农产品主产区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分析和评价,结合软件开发和计算机模型模拟技术,综合运用3S 技术,开展了重金属评价系统和避害种植技术研究,建立了农产品安全管理咨询系统及蔬菜安全种植模式,实现了轻度污染土壤的可持续利用。1.率先在国内系统开展了省级尺度的农业产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安全调查和研究工作,通过对五大类农产品及对应土壤大量样本的调查分析,明确了浙江省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分布特性,为各级部门掌握浙江省农产品安全现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背景。2.综合运用“3S”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首次研制开发了省级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咨询系统,开发系统软件3件(登记号:2007SR1479、2006SR16131、2009SR01460),提供了农产品产地安全数据查询、评价及决策咨询模块,为指导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了平台。3.首次对Pb胁迫下的番茄、茄子和辣椒受害叶片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发现了畸变组织的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均发生明显改变,为蔬菜Pb中毒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4.研发了重金属低积累/低富集蔬菜品种的筛选方法,申请发明专利1件。筛选出重金属低积累蔬菜品种,明确了6大类21个蔬菜品种的重金属积累特性;将GIS技术构建的重金属空间分布与重金属低积累筛选结果相结合,构建了7个县市的蔬菜安全生产区划图,并付诸实践应用。项目实施期间,制定农业部行业标准2项、省地方标准1项;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700亩,推广应用面积658万亩,新增效益1.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