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与背景: “五谷631”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选课题选育出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是以 WG6320为 母本,WG3151为父本组配而成。母本WG6320是由B73改系导入热带种质suwan1后回交B73,经多代北方抗性选择,冬季海南加带,于2005年稳定,父本WG3151是由WG6319×150-4经多代选育而成,150-4来源于北京农业大学,WG6319来源于兰卡群体L438选系。杂交种五谷631于2006年在海南组配,2016年1月通过陕西省第48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5032,2018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第一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8008。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综合运用常规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育种(SSR)相接合的育种技术,通过高压力选择和异地种植抗性鉴定,对自育的自交系进行形态改良和优良基因的聚合,从中选育出株型好、配合力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良自交系,对优良自交系进行广泛的测配,通过种植鉴定,选择强优势组合,再通过多年、多点的综合鉴定和参加区域试验,从株型优化、农艺性状优良、稳产性好、丰产性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方面选育出优良的玉米杂交种。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2.5天。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叶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紫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20片,株高275厘米,穗位110厘米,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极小,侧枝姿态直,一级分枝2-4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26厘米,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1.2粒,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7.5克,出籽率85.5%。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丰产性、稳产性强。2016年、2017年参加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区域试验,2016年亩产736.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3%,2017年亩产699.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6%,两年平均亩产717.9千克,比对照增产8.9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5.3千克,比对照增产8.3%。 (2)抗病性强。2016年、2017年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综合结果:2016年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抗穗腐病,高抗矮花叶病;2017年抗丝黑穗病,感大斑,感矮花叶病,高抗茎腐病,抗穗腐病。 (3)品质好。2017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0克/升,粗蛋白8.77%,粗脂肪3.88%,粗淀粉70.59%。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五谷631历经多年多区域多级试验,表现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稳产性好、丰产性好高、抗逆性强,完成了所有的育种程序,2016年1月通过陕西省第48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适宜陕北、渭北及陕南海拔900米以下地区春播种植,2018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七届第一次会议审定,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目前已形成成熟的五谷631制种技术规程。在适宜种植区按照推荐栽培技术种植五谷631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