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天长市科技大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146207]宁蒌1号大籽粒吊瓜新品种选育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课题来源及背景: 2001年武宁县从浙江长兴县引进吊瓜农家品种,高峰时期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由于武宁吊瓜采用种子繁殖,其后代分离严重,表现出来的已经不是一个品种,而是一个表现良莠不齐的品种群。有鉴于此,武宁巨农吊瓜开发有限公司聘请有关技术人员从2008年开始,选育大籽粒吊瓜新品种。2008年9月,发现大籽粒优株。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系统选育法,宁蒌1号系从当地栽种多年的吊瓜品种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采用无性繁殖,保持母株优良特性。 性能指标:产量大于150公斤/亩,千粒重超过350克。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技术的创造性:采用无性繁殖选育吊瓜新品种,首创从理论到实践的先行者。 技术的先进性:千粒重高达425克,亩产215公斤,创造了吊瓜行业的奇迹,使走向颓废的吊瓜行业出现二次腾飞。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成熟度:成熟应用阶段,完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取代现有吊瓜农家品种。 适用范围: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地区。 安全性:非转基因技术,生产和食用均无任何安全风险。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情况:2010-2013年试种约100亩,2014年试种1238亩,亩产200公斤左右,深受瓜农和加工厂欢迎。 存在问题:需进行无性繁殖,降低了推广速度。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 2014年11月21-24日,首次参加第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引起轰动,宁蒌1号吊瓜籽炒货被抢购一空。 七、成果简介: 1、选育过程: 2008年9月发现忧株,10月待果实充分成熟后,选摘大果型吊瓜10(250克以上)个,剖开、取籽、洗净、晒干,从1300多粒吊瓜籽中优选大小、形状(长猪腰形)、色泽(褐色)一致大粒吊瓜籽100粒(重达46克),沙藏于室内至翌年2月。2009年繁殖原原种,2010年繁殖原原种母株,2011年试种无性繁殖种苗,2012年扩大试种无性繁殖种苗,2013年示范推广,分别在武宁10个乡镇试种雌株25000株,雄株2500株。2014年4月~6月,在武宁全县示范推广“宁蒌1号”,并在靖安、永丰试种示范。2014年9月吊瓜成熟季节,根据有关规定,在听取有关专家建议后,将该品种命名为“宁蒌1号”。2014年9月20日,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鉴定。大面积示范推广,申请认定。 2、品种对比试验结果: (1)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80~83天,属中熟品种。 (2) 平均单株结果116个,连续结果4.8个,总鲜果重26.5公斤。 (3) 考种平均值:单瓜重235克,纵、横径为9.1×7.6㎝,瓜籽长、宽、厚为:17.1×7×3.5㎜,单瓜结籽数85粒,千粒重425克,每瓜结籽36.1克。 (4) 平均单株结果116个,平均连续结果4.8个,平均总鲜果重26.5公斤,平均单果重228克。 (5) 亩产达217.9公斤,比农家常规品种增产106.6公斤/亩,增产95.78%,增产效果极显著。亩产值达6754.9元,比农家常规品种高3972.4元,增收142.76%。 (6) 试验田未见明显病虫害,抗病性比当地农家品种强。 3、生产示范试验结果: 示范基地地址:宋溪镇苦槠山王长水家,面积70.63亩。 2003年实地测产,每平方米结瓜9.3个,单瓜结籽50~120粒,平均80粒,千粒重平均435.6克,折合亩产203.6公斤。 2014年实地测产,每平方米结瓜9.1个,单瓜结籽平均85粒,千粒重平均425克,亩产219.2公斤。 抗性:2013年遭遇罕见干旱仍能高产,2013年、2014年田间均未见明显病虫害,据此推断,“宁蒌1号”抗病性、抗高温、抗旱性能均比当地农家品种强。 5、繁殖方法:无性繁殖,最好采用工厂化育苗。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9    天长市科技大市场    版权所有

地址:滁州高新区经三路

皖ICP备202300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