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为海南省科技厅2011年立项的省属科学事业费项目《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1-20410-0006)。 二、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一)技术原理: 1.本项目利用闲置的鲍鱼养殖池设施经改造后,进行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养殖用水经沙滤、紫外线杀毒、活化珊瑚石等处理,人为控制豹纹鳃棘鲈在养殖池水质清澈的中上层栖息,从而促进池鱼健康、快速的生长,最终建立一套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模式。 2.探讨了该种豹纹鳃棘鲈工厂化技术模式下的养殖密度、饵料选择等,找出了最佳的养殖密度和适口饵料。 3.跟踪研究了该种养殖模式下豹纹鳃棘鲈病虫害的发病规律,针对不同种类病害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操作措施,最终建立了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的技术操作和管理技术体系。 (二)性能指标: 1.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闲置的鲍鱼养殖池设施经改造后,建立了一套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模式,掌握了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技术和日常操作。 2.项目实施过程中,分两批次进行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试验,经15个月养殖,平均体重分别达742g和800g,累计养成豹纹鳃棘鲈商品鱼7930kg,两批次的养殖成活率均达84%以上,单位水体平均产量12kg/m3。 3.项目实施过程中发表2篇论文。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利用闲置鲍鱼养殖池首次开展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并掌握了一整套大珠母贝资源增殖技术体系。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 本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效果明显,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商品鱼的成活率均保持在84%以上,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养成的商品鱼品质高。 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2010年以来,我省开始建设国际旅游岛,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大大限制了可用于开展海水养殖的海域及滩涂,原有的石斑鱼池塘和近海网箱养殖模式经济效益低、对环境污染严重,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所以转变目前的养殖模式势在必行,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技术的建立,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还能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为的环境压力,产生了很好的生态效益。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能促进海南热带优质石斑鱼工厂化养殖业的发展,促进石斑鱼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模式升级,石斑鱼工厂化养殖业的发展,还将带动餐饮业、运输业、食品加工和饲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海南进行的石斑鱼工厂化养殖,填补了南海没有一条当地海水鱼类品种进行工厂化养殖的空白,其意义在于能够推动华南沿海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的一个产业发展和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