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对珠穆朗玛峰(珠峰)地区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及地质等方面进行了观测研究;同时通过科普宣传,提升了公众对科学研究尤其是对环境变化与环境保护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具体成果如下: 1.对珠峰地区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 系统地分析并得到了珠峰地区近地面加热场、地表辐射能量平衡、湍流能量交换、湍流强度地表反射率等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珠峰地区边界层高度、风速、风向和比湿的日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2.调查了珠峰地区的生态与环境现状。 分析了珠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1981~2001年珠峰植被以稳定为主;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南部,国境沿线;珠峰北坡雪冰中痕量元素、主要阴阳离子、稳定同位素比率的“春高夏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认识了珠峰北坡土壤10余种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珠峰地区POPs随海拔高度的分布趋势以及与地球其他边远山区中POPs含量的差异;探讨了珠峰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认识了珠峰地区绒布冰川冰雪微生物数量和菌群结构特征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3.珠峰地区升温显著、冰川退缩、冰湖扩大。 近34年来珠峰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珠峰地区的升温直接导致了冰川消融加强,冰川径流增大,冰川普遍退缩,冰湖面积扩大。1976~2003年,研究区裸露冰川总面积减少7.35%,1968~2003年冰湖面积扩大了近一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