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饮酒人群的比例呈逐步上升之势,大量饮用高度酒精类制品可直接腐蚀胃黏膜组织,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从而导致胃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甚至溃疡形成;另一方面,大量饮酒是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临床常用的保护胃黏膜、护肝药物多为西药,虽疗效确定,但长期服用易引发不良反应。中医药在酒精性肝损伤、胃黏膜损伤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多靶点、多途径、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常用中成药血脂康有护肝、降脂作用,但无保护胃粘膜的功效。虽然市场品种多样,但缺乏具有养肝护胃、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专门制剂,因此,研制具有养胃护肝、降脂功效中药制剂,补充市场这一空白,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以补气解酒的古方黄芪葛根汤为基础,配伍具有健脾理气的陈皮,组成具养胃护肝、降脂功效的芪葛颗粒。黄芪葛根汤出自《证治汇补》,具补气升气之功,主治气虚内陷证候,气虚伤酒,内热恶寒,脉微。《医略六书》谓之“可治气虚人伤酒恶寒,脉微者。二味成方,能使酒湿内从气化而消,外从玄府而泄,安有病酒之患乎?此壮气解表之剂,为虚人伤酒恶寒之专方”。芪葛颗粒的配伍:以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里排脓功效的黄芪为君药;辅以具有解肌退热、解酒毒、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功效的葛根为臣药;佐以具有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的陈皮;诸药合用,共同发挥益气健脾、养胃护肝、解酒毒的功效,可用于酒精性脂肪肝、急性胃黏膜损伤等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酒前酒后的保健作用。由于传统的汤剂具有难于煎煮、服用量大、保存携带不便、口感差等缺点。本研究制备成具有分散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便于保存的颗粒剂,充分发挥芪葛颗粒的有效性,更好服务于临床。此外,黄芪、葛根、陈皮为药食同源的中药,为保健品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为:(1)以药效为指标对芪葛颗粒的处方配比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处方比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芪葛颗粒提取进行工艺优化,得芪葛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完成制剂中试研制。(2)运用TLC、HPLC-ELSD、UPLC-Q-TOF-MS E等联用技术对芪葛颗粒进行工艺、质量标准系统研究。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制剂生产过程中药材、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进行全程控制。保证芪葛颗粒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及质量稳定。(3)采用 UPLC/Q-TOF-MSE技术, 对芪葛颗粒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较全面地反映了所含化学成分与药材的相对关系。(4)从动物实验方面进一步验证芪葛颗粒具有养胃护肝功效。(5)采用灰关联度、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统计方法,进行了该制剂对保护胃黏膜损伤的谱效关系研究,确定了芪葛颗粒中对胃黏膜损伤起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为芪葛颗粒药效物质阐明奠定了基础。 本项目通过开展中药古方的养胃护肝颗粒的研制,解决了处方优化配比、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技术问题,实现了养胃护肝颗粒的研制。采用TLC、HPLC-ELSD、UPLC-Q-TOF-MS E等联用技术,合理将指纹图谱技术、药效学、化学计量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质量标准体现了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相关性,为构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研究策略。发表论文4篇(其中1篇SCI,2篇中文核心),培养博士毕业生1名,硕士毕业生2名。同时对研制具有养胃护肝作用的芪葛颗粒申请了3项专利保护,其中“芪葛颗粒指纹图谱及其构建”发明专利已授权。为制剂规范化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