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本课题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研究的项目,属于市科委2010年重大课题《虹桥商务区区域低碳技术系统集成研究和示范》(课题编号:10DZ1200300)。 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规划用地面积约8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商务区规划范围为3.7平方公里。首次开发的商务区一期面积约1.4平方公里,东侧紧邻枢纽本体,西至嘉闵高架,南至义虹路,北至扬虹路。虹桥商务区是服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载体,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加快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虹桥商务区是上海明确规划建设的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以区域集中供能、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碳交通、水环境与生态碳汇工程等六大低碳工程为基础,开展低碳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及低碳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根据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课题将按照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通过优良的城市规划、分布式能源利用、绿色建筑设计和周边环境优化,形成虹桥商务区工程低碳技术集成系统,全面支撑低碳商务区的建设,实现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全面低碳排放,局部区域或建筑要实现“零碳排放”,降低人均和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力争使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同类区域的建设管理提供示范。 本项目围绕建设低碳实践区的目标,通过系统地、全面地对虹桥商务区典型区域进行深度剖解和研究,密切配合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深入探索区域低碳关键技术在虹桥商务区的集成与示范应用。课题在区域供能方面的研究推包括分布式供能系统、区域优化能源供应关键技术、区域供能监测评估管理平台、商务区区域集中供能的技术标准及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1)首次对大规模的基于用户端的区域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冷热电联供)进行系统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和工程示范,构建了区域负荷模型,建立了区域能源中心。 (2)开发了区域优化能源供应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针对大型商务区,依托区域能源中心,开展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平台式综合能源管理。 (3)在国内首次编制发布了商务区区域集中供能的技术规定,弥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具有先行先试的示范效益。 本课题以系统性和前瞻性为特点,深入研究低碳关键技术在虹桥商务区的集成与示范,并在此基础上,以虹桥商务区为切入口,探索研究上海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实施导则。研究成果将填补国内外的研究空白,全面加强和提高低碳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与示范价值。 (1)区域优化能源供应关键技术可以成为国内类似区域推广区域能源供应、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标准技术,可作为今后的城市商业区能源需求特性研究的参考,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区域优化能源供应关键技术成果可有效降低冷热电联供系统自身的能耗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相比较未优化前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可实现总节能效果提高约5%。对于发电装机容量500kW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年可节约运行费用约30万元。 (3)区域供能监测、评估、管理平台为确保区域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与节能高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服务支撑。 (4)商务区区域集中供能的技术标准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5)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多种用户的需求。